[發明專利]電動商用車高效換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37312.3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93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維加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維加 |
| 主分類號: | B60L53/80 | 分類號: | B60L53/8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科仁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商用 高效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商用車高效換電系統,包括帶可更換電池包的電動商用車和換電站,其特征在于:電動商用車大梁底部設橫置的電池倉,其一端設倉門,而與倉門相對的另一端壁設同電池包插頭對接的連接插座;電池倉內部設倉內軌道同電池包滾輪配合;換電站包括換電小車和充電屋,換電小車上設置同電池包滾輪配合的架軌道,架軌道上設有電池包推拉機構;充電屋內設置充電立架,其上陣列設置單元格,格內設為電池包充電的充電樁,還設有將換電小車送至充電樁的換電小車輸送機構。本發明實現了不同噸位電動商用車的電池包規格標準化,由同一套換電設備更換,換電效率高,成本極低,易于推廣,徹底解決了電動商用車無法普及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商用車高效換電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油改電是國家減少大量石油進口的重大戰略方針,及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重要國策。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可實現零排放,且噪音低,行駛成本遠低于傳統汽車。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公交車油改電已穩步推進,而電動家用小型車也得到較快發展。
雖然國家出臺了多項電動汽車扶持政策,電動汽車也有著諸多優點,但電動汽車仍然無法全面推廣,其制約電動汽車全面推廣的根本原因在于電動汽車存在致命的弱點: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拋開目前電池包本身的技術發展瓶頸不說,重點最后都歸結為充電問題。目前電動轎車的模式有兩種:充電和換電。充電模式的問題:按目前電池技術在保證電池壽命的前提下需2小時充滿,這也是電動汽車不能替代燃油車的最根本問題;換電模式可以快速換電,但是存在著電池規格多、容量差異大、換電設備復雜、昂貴且規格不統一的諸多問題,因此無法得到普及應用。
商用車是在設計和技術特征上用于運送人員和貨物的汽車。商用車包含了所有的載貨汽車和9座以上的客車,如各式載重卡車、半掛牽引車及公交車、大巴和工程車輛等都屬于商用車的范疇。從技術架構上來說,其都包括大梁、動力系統、行駛系統和轉向系統。
相對家用小型車而言,占機動車保有量的12.13%,但同時占機動車用污染排放的48.14%以上的商用車實施電動化的問題更為突出,原因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以現有電池技術為前提,考慮到電池的重量、體積、價格等因素,目前的電動商用車合理配置的電池充滿電行駛里程約在300km-400km,如果每次充電需要兩小時對于運輸車輛而言,貨運行業是無法接受的。
2)采用充電樁對車載電池包直充需要長時間占用一個停車位,而眾所周知,商用車本身占用的空間都要遠大于普通家用小型車,很難像家用小型車的充電站那樣大量建造和普及,導致電動商用車的充電需求很難實現。
3)對于大噸位的商用車而言,假如采用與目前電動家用小型車相同的充電方式,由于電動商用車的電量更大,充電電流也更大,與同樣要達到電動家用小型車續行里程400公里相比較,其電池包容量是電動家用小型車的10倍,充電電流也需要10倍于電動家用小型車,以現有國家標準直流充電槍充電,相同充電時間下,至少要6支充電槍才能滿足。這極大的增加了商用車的充電站建設投入,且實際操作也非常麻煩。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電動商用車的普及和推廣。
為了解決上述商用車的油改電問題,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采用換電模式。當然即使采用換電模式,也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目前使用換電模式的商用車多為貨車,且均為一種換電設備僅服務于單一規格的商用車,且設備復雜、價格昂貴,導致商用車換電模式只能在有限的區域內應用,如港口和礦山等。而一般商用車在1-49噸之間,電池包規格多。因此無法推廣和普及。
要解決所有商用車電動化的問題,必須使用一種標準化的換電系統,包含可以給不同規格電池包充電的標準充電設備,以滿足對所有電動商用車的不同規格電池包的充換電,且充換電站采用無人化操作,標準化建設,投入成本低、管理成本低、建設周期短。如此全國只要建設一種標準化的無人充換電站,并多數量、全路網覆蓋,即可解決商用車油改電的問題,真正使得電動商用車得以普及和推廣。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維加,未經陳維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373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車輛之間約束關系的優化方法及優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