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頂推組合體駁船與推輪的對中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27101.1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95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邰宜峰;田彧;張孝奕;劉楊;王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3B35/28 | 分類號: | B63B35/28;B63B35/70;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遠同律師事務所 31307 | 代理人: | 劉必榕 |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駁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頂推組合體駁船與推輪的對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在推輪首部甲板上設置第一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二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在駁船尾部凹槽的殼體上設置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步驟2、完成推輪與駁船在船寬方向上的對中;步驟3、在推輪首部甲板上設置第三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四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在駁船尾部凹槽的左側耦合口內設置第三反射部件,在駁船尾部凹槽的右側耦合口內設置第四反射部件;步驟4、完成推輪和駁船在船長方向上對中。本發明的對中方法,提高了駁船與推輪在鉸接連接時匹配的精確性,減輕推輪操船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頂推組合體駁船與推輪的對中方法。
背景技術
海上頂推組合體船舶作為一種海上貨物的運輸方式,推輪和貨駁通過鉸接裝置組成一個獨立的組合體船舶進行貨物運輸。由于組合體船舶的運輸方式較常規船舶運輸具有機動性強、運輸經濟性高的特點,因此在特定航線運用廣泛。
該組合方式可使其航速接近普通自航船,且具有普通自航船不具有的機動性強、結構簡單造價低、船員配備人數少、勞動生產率高的優點。
由于推船與駁船是通過鉸接裝置進行連接的,因此在連接之前推船需進入駁船尾部的凹槽。但由于通常推輪與駁船之間的間隙較小,推船駕駛人員在操船進入凹槽時很難完全對準方向。
現有的頂推組合體推輪與駁船進行鉸接連接匹配是完全依靠推輪駕駛人員的業務熟練度,同時輔助船員在甲板上觀察鉸接裝置的相對位置來實現的。此種方法過多依賴人員業務能力,容易造成鉸接操作過程中船體結構的受損。且由于需要頻繁進行鉸接裝置的操作,使得工作人員的精神高度緊張。
現有技術的缺點:1、操作完全依靠個人業務能力;2、增加了操船人員的勞動強度;3、工作效率低;4、容易造成船舶機械損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頂推組合體駁船與推輪的對中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頂推組合體駁船與推輪的對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推輪首部甲板上設置第一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二激光發射接收裝置,第一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二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分別設于推輪船中線的左側和右側;在駁船尾部凹槽的殼體上設置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分別設于駁船船中線的左側和右側;當推輪船中線和駁船船中線重合時,第一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一反射部件之間的連線與第二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二反射部件之間的連線以推輪船中線為對稱中心;
步驟2、控制第一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二激光發射接收裝置發射激光信號,當第一激光發射接收裝置收到第一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饋信號而且第二激光發射接收裝置收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饋信號時,表明推輪船中線和駁船船中線重合,推輪與駁船在船寬方向上的對中已經完成;
步驟3、在推輪首部甲板上設置第三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四激光發射接收裝置;第三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四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分別設于推輪船中線的左側和右側;在駁船尾部凹槽的左側耦合口內設置第三反射部件,在駁船尾部凹槽的右側耦合口內設置第四反射部件;推輪首部甲板設有左側耦合裝置和右側耦合裝置;左側耦合裝置的插銷軸用于與左側耦合口相連接;右側耦合裝置的插銷軸用于與右側耦合口相連接;第三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三反射部件的連線與左側耦合裝置的插銷軸的軸線相重合;第四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四反射部件的連線與右側耦合裝置的插銷軸的軸線相重合;
步驟4、控制第三激光發射接收裝置和第四激光發射接收裝置發射激光信號,當第三激光發射接收裝置收到第三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饋信號而且第四激光發射接收裝置收到第四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饋信號時,表明推輪和駁船在船長方向上對中已經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經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271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西南遠志葉片組培快速繁殖成苗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纜生產用雙玻絲包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