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烷自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汽車原線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06408.3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096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興寧;胡云洲;陳海洲;何軍;謝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以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51/06;C08K13/02;C08K5/5313;C08K5/3492;C08K3/34;C08K5/5425;C08K5/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亞蘭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硅烷 交聯 無鹵低煙 阻燃 烯烴 汽車 料及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硅烷自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汽車原線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其包括比重相差的絕對值小于0.05的A料和B料,A料包括第一基礎樹脂、相容劑、第一阻燃劑、硅烷、引發劑、第一抗氧劑,B料包括第二基礎樹脂、第二阻燃劑、第二抗氧劑、催化劑,第一、第二基礎樹脂獨立地由30%?70%的低融指高密度聚乙烯和30%?70%的高融指高密度聚乙烯構成;相容劑由馬來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構成;其可通過分別制備A、B料之后混合而得;及上述材料在制備汽車線纜中的應用,該汽車原線料可自然條件下快速交聯,且在具有較高放線速度的前提下仍然具有光滑細膩的外觀及優異的物理機械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原線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汽車原線料用的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材料,具體涉及一種硅烷自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汽車原線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環保、安全等方面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含有氯、溴類鹵素阻燃材料已不能滿足汽車電線等阻燃材料行業對環保、安全方面的要求,而無鹵阻燃材料憑借其無鹵低毒、燃燒時高透光率且無腐蝕氣體放出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市面上主要以輻照交聯技術制造熱固型無鹵阻燃材料,但輻照交聯存在所需設備投資大,且存在生產周期長、換盤損傷、批次穩定性差異,及地域限制等缺陷,因此,針對此些問題,現有技術中提出了硅烷交聯無鹵阻燃材料,但此些改進的技術方案中均或多或少的存在如下技術問題:1、放線速度與物理機械性能難以兼顧;2、成本偏高,不易放大生產;3、需要蒸汽或者水浴才能完成較好的快速交聯等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一個或多個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硅烷自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汽車原線料,該汽車原線料可自然條件下快速交聯,且在具有較高放線速度的前提下仍然具有優異的物理機械性能。
本發明同時還提供了一種上述硅烷自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汽車原線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同時還提供了一種上述硅烷自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汽車原線料在制備汽車線纜中的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
一種硅烷自交聯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汽車原線料,其包括A料和B料,所述A料的原料包括第一基礎樹脂、相容劑、第一阻燃劑、硅烷、引發劑、第一抗氧劑,所述B料的原料包括第二基礎樹脂、第二阻燃劑、第二抗氧劑、催化劑;
所述第一基礎樹脂、所述第二基礎樹脂獨立地由低融指高密度聚乙烯和高融指高密度聚乙烯構成,所述低融指高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數為0.5-2.0g/10min,所述高融指高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數為8.0-30.0g/10min;其中,以質量百分含量計,所述第一基礎樹脂或所述第二基礎樹脂中,低融指高密度聚乙烯占30%-70%,高融指高密度聚乙烯占30%-70%;
所述相容劑由馬來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構成,所述馬來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與所述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投料質量比為1∶1.8-2.2;
所述A料的比重與所述B料的比重相差的絕對值小于0.05。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方面,所述A料的比重與所述B料的比重相差的絕對值小于0.03。進一步優選地,所述A料的比重與所述B料的比重相同。
根據本發明,所述A料、所述B料的比重為1.15-1.35。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且具體的方面,所述馬來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接枝率為1.0%-1.4%。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且具體的方面,所述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率為0.6%-0.8%。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且具體的方面,所述馬來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數為1.0-5.0g/1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以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以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64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櫥柜衣柜燈的散熱結構
- 下一篇:OLED材料混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