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隔振墊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2601.X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1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昌;苑瀟涵;劉煥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371 | 分類號: | F16F1/371;F16F1/373;F16F1/377;F16F15/08;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燦 |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振墊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隔振墊結構,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該結構包括上隔振墊、下隔振墊、內套管和螺栓;上隔振墊設有第一通孔;下隔振墊設有第二通孔;內套管包括共軸的環形板和圓筒體,環形板從圓筒體的上端的邊緣向外伸出;環形板的下表面與上隔振墊的上表面相抵,圓筒體穿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下隔振墊的上表面與上隔振墊的下表面貼合;螺栓穿過內套管。該種隔振墊結構簡單,并且易于裝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隔振墊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當發動機達到一定轉速時,由于汽車發動機的激振頻率和中間傳動軸的固有頻率相近,因此汽車發動機和中間傳動軸會產生共振,該共振傳導到車廂內表現為轟鳴聲。一般當汽車發動機的轉速為2700轉/分鐘時,達到共振峰值點,也就是說此時車廂內能聽到較為清晰的轟鳴聲。因此,為了提高用戶的舒適度,需要解決車廂內轟鳴異響的問題。
相關技術中是采用碳纖維材料來制備中間傳動軸管,相當于通過消除振動源的方式來減少車廂內的轟鳴聲。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該相關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利用碳纖維材料制備的中間傳動軸管,不僅對加工工藝的要求較為復雜,而且碳纖維材料的價格昂貴,所以也極大地提高了中間傳動軸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易于裝配的隔振墊結構。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隔振墊結構,所述結構包括:上隔振墊、下隔振墊、內套管和螺栓;
所述上隔振墊設有第一通孔;
所述下隔振墊設有第二通孔;
所述內套管包括共軸的環形板和圓筒體,所述環形板從所述圓筒體的上端的邊緣向外伸出;
所述環形板的下表面與所述上隔振墊的上表面相抵,所述圓筒體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下隔振墊的上表面與所述上隔振墊的下表面貼合;
所述螺栓穿過所述內套管。
可選地,所述上隔振墊包括第一橡膠體和第一金屬骨架墊片;
其中,所述第一金屬骨架墊片為環形;
所述第一橡膠體的上表面形成有環形臺階,所述環形臺階的立面上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金屬骨架墊片的外邊緣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金屬骨架墊片位于所述環形臺階的下平面上。
可選地,沿所述第一橡膠體的第一通孔的內壁設有第一環形凸起,所述第一環形凸起向所述第一通孔的軸線凸出。
可選地,所述下隔振墊包括第二橡膠體和第二金屬骨架墊片;
其中,所述第二金屬骨架墊片為環形;
所述第二橡膠體的下表面形成有環形臺階,所述環形臺階的立面上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金屬骨架墊片的外邊緣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金屬骨架墊片位于所述環形臺階的上平面上。
可選地,沿所述第二橡膠體的第二通孔內壁設有第二環形凸起,所述第二環形凸起向所述第二通孔的軸線凸出。
可選地,所述螺栓穿過所述第二金屬骨架墊片的環心;
所述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第二金屬骨架墊片的下表面。
可選地,所述內套管的圓筒體包括共軸的第一圓筒體和第二圓筒體;
所述環形板從所述第一圓筒體的上端的邊緣向外伸出;
所述第二圓筒體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圓筒體的下端相連接;
所述第一圓筒體的內徑等于所述第二圓筒體的內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26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