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機飛行防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02338.4 | 申請日: | 2020-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71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瑞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咸陽盛翼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D45/00 | 分類號: | B64D45/00;B64D47/00;B64D17/62;B64D17/80;B01D46/12;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劉冉 |
| 地址: | 712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機 飛行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無人機飛行防撞裝置,包括進氣流道,所述進氣流道分為左通道和右通道,所述左通道和右通道的內部均設置有回收機構,所述回收機構的末端設置有保護機構,所述保護機構的內部設置有觸發機構,回收機構包括有熱塑柔性濾網,所述熱塑柔性濾網位于進氣流道的內部,所述熱塑柔性濾網的下方設置有固定濾板,所述熱塑柔性濾網的表面均勻開設有過濾孔,所述固定濾板的表面均勻開設有通氣孔,所述過濾孔的位置與通氣孔的位置完全錯開,左通道和右通道的一側均設置有回收通風管,兩組所述回收通風管的上端貫穿進氣流道并位于熱塑柔性濾網的上方,本發明,具有實用性強和可以輔助無人機螺旋槳受到撞擊后平穩落地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飛行防撞技術領域,具體為無人機飛行防撞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農用無人直升機近年來在國內農業植保作業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農用無人機由于具有重量輕、使用靈活等優點,不僅適用于地勢開闊的平原地帶,而且也適合在山區與丘陵等多種復雜的地帶進行農藥噴灑等作業;
而在農用無人機的工作環境處于田野,因此會有較多的昆蟲,在無人機工作過程中,這些昆蟲很容易就會被無人機的扇葉產生的氣流卷入到無人機扇葉上,使其對無人機扇葉造成撞擊,長此以往會對無人機扇葉造成損壞,甚至在工作期間使無人機墜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設計實用性強和可以輔助無人機螺旋槳受到撞擊后平穩落地的無人機飛行防撞裝置是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無人機飛行防撞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無人機飛行防撞裝置,包括進氣流道,所述進氣流道分為左通道和右通道,所述左通道和右通道的內部均設置有回收機構,所述回收機構的末端設置有保護機構,所述保護機構的內部設置有觸發機構。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回收機構包括有熱塑柔性濾網,所述熱塑柔性濾網位于進氣流道的內部,所述熱塑柔性濾網的下方設置有固定濾板,所述熱塑柔性濾網的表面均勻開設有過濾孔,所述固定濾板的表面均勻開設有通氣孔,所述過濾孔的位置與通氣孔的位置完全錯開。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左通道和右通道的一側均設置有回收通風管,兩組所述回收通風管的上端貫穿進氣流道并位于熱塑柔性濾網的上方,兩組所述回收通風管的下端貫穿進氣流道并位于固定濾板的下方。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兩組所述回收通風管的內部均設置有回收濾網,所述回收濾網的表面均勻開設有細小濾孔,所述細小濾孔的直徑為2mm,所述回收通風管的末端還設置有壓力閥,所述回收通風管的中間設置有回收通道。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回收通風管的下方設置有氣流回收流道,所述氣流回收流道的前端分為左反沖通道和右反沖通道,所述左反沖通道與右反沖通道分別與左通道和右通道聯通,所述氣流回收流道的內部設置有固定軸,所述固定軸的表面設置有活動板。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活動板位于左反沖通道和右反沖通道的中間,所述固定軸的表面還設置有一對單向板。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保護機構包括有柔性膜,所述柔性膜固定在進氣流道的頂部,所述柔性膜的下方設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頂部設置有排風扇,兩組所述氣流回收流道分別連接在收集箱的頂部兩側。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收集箱的內部開設有排氣腔,所述排氣腔的下方設置有組隔板,所述組隔板的下方為燃燒室,所述組隔板的下方設置有熱塑薄膜,所述熱塑薄膜的內部設置有乙醇球。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兩組所述回收流道分別與燃燒室的下方管道連接,所述觸發機構包括有磁鐵,所述磁鐵的下方設置有火藥,所述火藥的下方設置有打火石,所述打火石的內部設置有磁石,所述磁石與磁鐵為配合結構,所述打火石與火藥為配合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咸陽盛翼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咸陽盛翼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23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