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殘留地層沉積分析的擠壓構造變形量測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94683.8 | 申請日: | 2020-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92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健;林承焰;李迪;薛雁;韓長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1V11/00 | 分類號: | G01V11/0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繼超 |
| 地址: | 257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殘留 地層 沉積 分析 擠壓 構造 變形 測定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殘留地層沉積分析的擠壓構造變形量測定方法,解決了復雜構造區擠壓變形量精確計算問題,可精確計算復雜擠壓構造變形量。其中擠壓構造變形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連續殘留分布地層的擠壓變形量計算;另一部分是無殘留地層的擠壓變形量計算,對于無殘留地層分布區擠壓構造變形量計算,將接近無地層殘留區有殘留的地層中的礫石搬運距離減去礫石與現今沉積邊界的距離視作無地層殘留區構造變形量;將殘留地層連續分布區擠壓變形量與所述接近無地層殘留區構造變形量相加,以得到擠壓構造變形總量。該方法實現了無地層殘留區擠壓變形量由無法恢復到定量計算;對于查明構造變形過程,恢復殘留地層原型盆地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勘探構造建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殘留地層沉積分析的擠壓構造變形量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在研究含油氣盆地的構造演化過程中,基于地層回剝和剖面平衡的原則來編制“構造演化剖面”是展現盆地演化史、恢復某一地質歷史時期巖相古地理的重要手段,對于認識該盆地關鍵期的原型盆地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進一步制約了對盆地源、儲及油藏配置的認識,對明確盆地油氣資源潛力和勘探開發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受限于地質結構的復雜性、不同的學者在研究同一地區構造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認識,從而導致了對復雜構造的多解性認識,另外即使研究者對同一構造的結構有基本統一的認識,但是在編制構造演化圖時的“剖面平衡”也就是如何準確計算構造變形量在思路和方法上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對構造的原始變形邊界和演化過程的認識上產生分歧。
建立“平衡地質剖面”是古構造復原和構造演化研究的基礎,自Chamberlain(1910)提出地質平衡的概念以來,多位學者對其進行了完善(Dahlstrom1969;Tearpockand Bisehke,1991;Buchanan and Nieuwland,1996;Groshong,1999),使地質平衡成為描述構造幾何形態和解析構造變形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理之一,就目前的研究現狀,平衡剖面可以理解為是遵循巖層長度或面積變形后不變的原則,將變形剖面恢復到沉積地層狀態的剖面或從沉積地層剖面依據變形原理得到變形的剖面。地質平衡包括幾何形態上的平衡和地質概念上的平衡兩個方面,其中幾何形態的平衡,也就是擠壓構造變形量的計算,往往是學者們爭議的關鍵,也是地質平衡過程中的難點所在。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發明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基于殘留地層沉積分析的擠壓構造變形量測定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殘留地層沉積分析的擠壓構造變形量測定方法,包括:
步驟一:確定目標區域殘留地層沉積構造背景;所述沉積構造背景包括:沉積期盆地類型及邊界;
步驟二:確定目標區域殘留地層的物源方向和沉積相帶;基于野外露頭、鉆井巖心相、測井相、粒度分析確定物源方向和沉積相類型;然后通過露頭-鉆井相點、剖面相線、地震相面結合,厘定殘余地層相帶;
步驟三:確定目標區域殘留地層中礫石的搬運距離;
基于薄片分析,確定殘留地層中礫石成分獲得所述礫石磨圓度值,根據所述礫石磨圓度值,計算礫石搬運距離;
步驟四:擠壓構造變形量計算:
基于斷層相關褶皺分析,計算殘留地層連續分布區擠壓變形量;
對于無殘留地層分布區擠壓構造變形量計算,將接近無地層殘留區有殘留的地層中的礫石搬運距離減去礫石與現今沉積邊界的距離視作無地層殘留區構造變形量;
將殘留地層連續分布區擠壓變形量與所述無地層殘留區構造變形量相加,以得到擠壓構造變形總量。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一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
(1-1)基于板塊構造學調研,落實殘留地層沉積期盆地背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946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