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氧氮、高分散性、無夾粗超細碳化鎢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8248.4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94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付勝;張立;戴湘平;盧勇甘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翔鷺鎢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949 | 分類號: | C01B32/949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蔣太煒 |
| 地址: | 521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氧 分散性 無夾粗超細 碳化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細碳化鎢粉末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硬質合金材料與技術領域。所述超細碳化鎢粉末的比表面積為1.00~3.80m2/g,比表面積平均粒徑為0.38~0.10μm,N/O比<0.15;比表面積平均粒徑為0.10~0.20μm、0.21~0.26μm和0.27~0.38μm粉末的氧含量分別<0.36%、<0.23%和<0.16%;隨機取樣產品中不存在致密粉末團聚體和大于5倍平均粒徑的大顆粒。其制備方法為:采用經篩分分級處理的單晶仲鎢酸銨為原料;依次進行煅燒、還原和碳化得到超細碳化鎢粉末;對所制備的超細碳化鎢粉末在氮氣+25%Ar氣體介質中進行氣流粉碎、分級處理,得到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氧氮、高分散性、無夾粗超細碳化鎢粉末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粉末冶金和硬質合金材料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關于碳化鎢粉末的現行國家標準有2個,即GB/T 4295–2019《碳化鎢粉》和GB/T26725–2011《超細碳化鎢粉》。GB/T 4295–2019標準涉及FWC06–07(比表面積1.50~2.00m2/g,費氏粒度FSSS≥0.6~0.7μm)、FWC07–08(比表面積1.20~1.60m2/g,費氏粒度>0.70~0.80μm)、FWC08–10(比表面積>1.00~1.40m2/g,費氏粒度>0.80~1.00μm)等從超細、亞微到超粗的18種牌號。GB/T 26725–2011《超細碳化鎢粉》涉及比表面積分別為>7.60、4.77~7.60、3.80~4.77和1.90~3.80m2/g,即比表面積平均粒徑分別<50、50~80、80~100和100~200nm的FWCN30、FWCN60、FWCN90和FWCN150等從納米到超細的4種牌號。上述標準對粉末的化學成分、平均粒度、比表面積、氧含量、總碳、游離碳和化合碳進行了明確規定。GB/T26725–2011標準對FWCN30、FWCN60、FWCN90和FWCN150粉末中氧含量的要求依次為≤0.70%、≤0.60%、≤0.50%和≤0.40%。GB/T 4295–2019標準對FWC06–07、FWC07–08、FWC08–10粉末中氧含量的要求依次為≤0.25%、≤0.20%和≤0.18%,上述3種牌號的比表面積平均粒徑分別為0.19~0.25μm、0.24~0.32μm和0.27~0.38μm。上述國家標準不涉及粉末中的氮含量。
為了實現對粉末團聚體的粉碎和分散,氣流粉碎和分級方法已在碳化鎢粉末制備中得到應用。張華民等申請的發明專利“采用氣流粉碎、分級生產碳化鎢粉的方法”(授權公告號CN 100464906C),采用0.6~1.0MPa、含水量<1.2%、溫度為0~30℃的空氣作為載體,對碳化鎢粉末進行氣流粉碎和分級。趙立夫等申請的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氣流分級合批包裝裝置”(申請號202010422565.4),將傳統的空氣壓縮機改為氮氣壓縮機,采用氮氣替代空氣進行氣流粉碎和分級,增強了氣流粉碎和分級技術對超細、納米碳化鎢粉末的相對適應性,有利于抑制超細、納米碳化鎢粉末的增氧。
對碳化鎢粉末,其比表面積平均粒徑dBET的計算公式是:dBET=6/(粉末比表面積×15.71),dBET的單位是μm。比表面積平均粒徑為0.10~0.38μm的超細碳化鎢粉末是目前制備合金中WC晶粒度<0.5μm的超細晶硬質合金最常用的原料,對應GB/T 26725–2011標準中FWCN150,GB/T 4295–2019標準中FWC06–07、FWC07–08和FWC08–10等4種牌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翔鷺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翔鷺鎢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824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