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化正線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6690.3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7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修亮;王明義;張敬武;張慶發;田利;程芮;王海燕;劉建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1/02 | 分類號: | B21F1/02;B21C51/00;B60M1/28 |
| 代理公司: | 河北磅礴律師事務所 13139 | 代理人: | 胡欣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化 正線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化正線器,包括一套固定在接觸網放線車上的支撐固定底座,其直線電機安裝支架上裝有直線電機及安裝固定系統和集成控制器;一個固定在直線電機正線裝置支撐板上的正線裝置,其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上底板上裝有四個的視覺傳感器。智能化正線器隨著接觸網導線鋪設車前進,當視覺傳感器檢測到接觸網導線存在接觸線彎曲、硬點等現象時,集成控制器控制直線電機驅動正線裝置沿接觸網導線往復運動,直至接觸線彎曲、硬點等現象消失。該系統可以自動糾正接觸線彎曲、硬點問題,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正線設備,尤其適用于接觸網鋪設用的一種智能化正線器。
背景技術
接觸網放線過程經常出現硬彎等缺點,人工調直難度大,且需占用機械臺班。中國專利申請201910567564.6公開了一種剛性接觸網小張力側向繞線放線施工方法。該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安裝有側向繞線放線架和接觸線校直裝置張力放線車,側向繞線放線架上的接觸線經接觸線校直裝置后與剛性放線小車連接,接觸線校直裝置和剛性放線之間設有牽引支架,牽引支架固定于接觸網作業車上,牽引支架的牽引繩與剛性放線小車連接。放線小車前安排專人負責檢查調整,使接觸線燕尾端位于匯流排開口正下方,平行于匯流排。放線小車后邊,左右需各設一工人仔細檢查接觸線嵌入狀況,如發現接觸線未完全嵌入匯流排,及時通知作業車司機停車,將放線小車退回到接觸線嵌入有問題的地方(張力放線車不得后退),退出此段線,重新用放線小車嵌入匯流排。該專利申請不能實現智能化正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化正線器,該系統結構緊湊、易于維護,使用方法簡單,可以實現接觸網導線姿態的自動調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智能化正線器,包括一套支撐固定底座,四個視覺傳感器,一個正線裝置,一個集成控制器,一個直線電機及安裝固定系統,若干直線電機內部直線導軌用螺釘,若干直線電機固定用螺釘,若干正線用滾子連接板固定螺釘,若干正線裝置固定螺釘。
所述支撐固定底座固定在接觸網放線車上,直線電機及安裝固定系統通過直線電機固定用螺釘固定在支撐固定底座上;所述正線裝置通過正線裝置固定螺釘與直線電機及安裝固定系統相連;集成控制器固定在支撐固定底座上,根據視覺傳感器采集的圖像信息,控制直線電機帶動正線裝置沿接觸網導線往復運動。
本發明智能化正線器支撐固定底座,包括兩個放線車連接固定支架,四個水平限位板,兩個第一螺釘螺母組,一個直線電機安裝支架,兩個放線車連接固定支架底座,若干第二螺釘螺母組。
所述智能化正線器支撐固定底座,其兩側的兩個放線車連接固定支架和放線車連接固定支架底座通過第二螺釘螺母組固定在放線車上;兩個放線車連接固定支架分別安裝在直線電機安裝支架下方的溝槽內,其沿接觸線方向的相對位置可以根據放線車需要進行調節,調節完成后,緊鄰直線電機安裝支架的兩端分別放置兩個限位板,并用第一螺釘螺母組固定。
本發明正線裝置,包括四個視覺傳感器安裝孔,一個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上底板,一個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下底板,若干連接板,若干個正線用滾子,若干正線裝置固定安裝通孔。
所述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上底板設有四個視覺傳感器安裝孔;所述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上底板和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下底板的兩側分別利用若干連接板相連;所述正線用滾子安裝在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上底板和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下底板之間;所述正線用滾子固定安裝下底板設有若干正線裝置固定安裝通孔。
本發明正線用滾子,包括一個第一軸承端蓋,一個第一鎖緊螺母,一個第一套筒,一個第一深溝球軸承,一個第二套筒,一個滾子本體,一個第三套筒,一個第二深溝球軸承,一個第四套筒,一個第二鎖緊螺母,一個第二軸承端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66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