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地形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6255.0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55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瑞安·K·勒沃爾;卡梅倫·費希爾;托馬斯·C·哈內格拉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極星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7/00 | 分類號: | B62J17/00;B62K5/00;B62K5/01;B62K5/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黃霖;李新燕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形 車輛 | ||
1.一種全地形車輛,包括:縱向延伸框架;前地面接合構件和后地面接合構件,所述前地面接合構件和所述后地面接合構件聯接至所述框架并且支承所述框架;跨騎式座椅,所述跨騎式座椅聯接至所述框架以用于支承至少一個駕乘者;發動機,所述發動機定位在所述座椅的下方并且聯接至所述框架;以及后機架,所述后機架定位在所述跨騎式座椅的后方,其特征在于,儲存箱與所述后機架一體地形成;以可旋轉方式定位在所述儲存箱上方的蓋,所述蓋包括多個壁;并且其中,所述多個壁中的至少一個壁包括支座凸片,以限定所述蓋由于放置在所述蓋上的重物而相對于所述后機架向下偏轉的最大偏轉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機架和所述儲存箱由整體式模制件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中,所述蓋與所述后機架的頂表面相符合并且形成承載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機架形成有凹部并且所述蓋配裝在所述凹部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蓋能夠向下移動至所述蓋的一部分接觸所述凹部的底板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接觸所述底板的所述一部分包括所述支座凸片。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機架包括圍繞所述儲存箱的通道;密封件定位在所述通道內并且圍繞所述儲存箱;并且所述蓋在處于閉合位置時接觸所述密封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包括從所述蓋的內表面向下延伸的肋,并且所述蓋在處于所述閉合位置時接觸所述密封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為O型環密封件。
10.一種全地形車輛,包括:縱向延伸框架;前地面接合構件和后地面接合構件,所述前地面接合構件和所述后地面接合構件聯接至所述框架并且支承所述框架;跨騎式座椅,所述跨騎式座椅聯接至所述框架以用于支承至少一個駕乘者;發動機,所述發動機定位在所述座椅的下方并且聯接至所述框架;后機架,所述后機架定位在所述跨騎式座椅的后方;儲存箱,所述儲存箱定位在所述后機架內;蓋,所述蓋以可旋轉方式定位在所述儲存箱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蓋與所述后機架的頂表面相符合,其中,所述蓋包括支座凸片,所述支座凸片限定所述蓋由于放置在所述蓋上的重物而相對于所述后機架向下偏轉的最大偏轉量,以使得由于放置在所述蓋上的重物而向下偏轉的所述蓋形成承載表面。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機架形成有凹部并且所述蓋配裝在所述凹部中。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蓋能夠向下移動至所述蓋的一部分接觸所述凹部的底板的位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接觸所述底板的所述一部分包括所述支座凸片。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機架和所述蓋中的一者包括圍繞所述儲存箱的通道;密封件定位在所述通道內并且圍繞所述儲存箱;并且所述蓋以可旋轉方式定位在所述儲存箱的上方并且能夠在打開位置與閉合位置之間移動。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全地形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機架和所述蓋中的另一者包括以與所述通道相似的輪廓延伸的肋,并且所述后機架和所述蓋中的另一者在處于所述閉合位置時接觸所述密封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極星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北極星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625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