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溫性紅茶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4369.1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47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坤煒;李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帝峰生態茶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8 | 分類號: | A23F3/08;A23F3/12;A23F3/06;A23P10/2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黃旭君 |
| 地址: | 3623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溫性紅茶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采摘;(2)曬青;(3)晾青;(4)搖青(5)揉捻;(6)全發酵;(7)加熱;(8)包揉成型;(9)打散;(10)復加熱:以120℃以上的溫度將步驟(9)得到的散開狀紅茶重新加熱干燥;(11)復包揉成型:將步驟(10)得到的散開狀紅茶再次通過包揉機滾揉形成一個緊實的茶球;(12)重復若干個次步驟(9)?(11);(13)將步驟(12)得到的緊實的茶球打散,得到卷曲顆粒狀紅茶;(14)將步驟(13)得到的卷曲顆粒狀紅茶進行烘焙提香;(15)攤涼包裝成品。本案經過多次加熱和包揉全面祛除茶葉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寒性,最終獲得卷曲狀茶葉,而且驅寒效果更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溫性紅茶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紅茶屬于全發酵茶,其水色和葉底均為紅色,是茶葉制品中的一大類產品,其傳統的生產工藝如申請號為201811428666.1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的一種紅茶制作工藝方法,工藝路線包括采青→萎凋→揉捻→發酵→干燥→深加工→成品→包裝,其中干燥工藝主要目的是蒸發茶葉的水分以祛除茶葉的寒氣,然而簡單的高溫加熱方式所達到的驅寒效果有限,而且由于若干茶葉堆積在一起,導致深埋里面的茶葉不易干燥,因此還存在干燥不均勻的狀態。
有鑒于此,本申請人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溫性紅茶的生產方法,把紅茶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寒性去除更徹底。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提供一種溫性紅茶的生產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1)采摘:采摘新鮮茶葉;
(2)曬青:使新鮮茶葉表面光澤消失,葉色暗綠;
(3)晾青;
(4)搖青:使茶葉相互摩擦,清除茶葉的灰塵和青味;
(5)揉捻;
(6)全發酵;
(7)加熱:以120℃以上的溫度對茶葉進行加熱干燥;
(8)包揉成型:用布袋將所有散狀茶葉包裹以形成一個茶球,再將該茶球滾揉以形成一個緊實的茶球;
(9)打散:將步驟(8)得到的緊實茶球打散形成散開狀紅茶;
(10)復加熱:以120℃以上的溫度將步驟(9)得到的散開狀紅茶重新加熱干燥;
(11)復包揉成型:將步驟(10)得到的散開狀紅茶再次通過包揉機滾揉形成一個緊實的茶球;
(12)重復若干個次步驟(9)-(11);
(13)將步驟(12)得到的緊實的茶球打散,得到卷曲顆粒狀紅茶;
(14)將步驟(13)得到的卷曲顆粒狀紅茶進行烘焙提香;
(15)攤涼包裝成品。
進一步的,采用速包包揉機一體機進行步驟(8),所述速包包揉一體機包括機架以及設在機架上的升降壓盤、第一轉盤、第二轉盤、若干個滾揉桿、四個搓滾桿、第一電機和四個第二電機,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上下設置,第一轉盤設有四個貫穿第一轉盤的徑向導向槽,第二轉盤設有四個與徑向導向槽對應的弧狀驅動槽,若干個滾揉桿固定設在第一轉盤的外周,四個搓滾桿一一對應設在四個徑向導向槽內且下端插入弧狀驅動槽,第一電機驅動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交替轉動,四個第二電機分別驅動四個搓滾桿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帝峰生態茶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帝峰生態茶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43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