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速計系統、車載控制系統及車載安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82400.8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86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輝;范佳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P15/00 | 分類號: | G01P15/00;G01P15/18;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瑞敏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速 系統 車載 控制系統 安全 控制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加速計系統、車載控制系統及車載安全控制方法,涉及車輛控制技術領域。包括:加速度傳感器對采集到的模擬加速度信號轉換為數字加速度信號;ADC的數字端接收數字加速度信號;閾值判斷電路獲取數字車速信號,并根據預先配置的車速閾值和數字車速信號,進行數據選擇,以確定是否輸出數字加速度信號;閾值判斷電路還連接DAC的數字端,DAC的模擬端還連接車載安全設備,以使得DAC對閾值判斷電路輸出的數字加速度信號進行數模轉換后,輸出至車載安全設備。通過獲取數字車速信號,并利用數字車速信號控制數字加速度信號的輸出時機,解決了目前車載安全設備不必要打開的問題,提高了對于車載安全設備的控制精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車輛控制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加速計系統、車載控制系統及車載安全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車身安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汽車中安全氣囊的數量越來越多,相應對傳感器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整個氣囊控制系統包括車身外的沖擊傳感器、安置于車門、車頂,和前后座等位置的加速度傳感器、電子控制器,以及安全氣囊等。
現有的安全氣囊系統中,當車身受到撞擊時,沖擊傳感器會在幾微秒內將信號發送至該電子控制單元。隨后電子控制單元會立即根據碰撞的強度、乘客數量及座椅/安全帶的位置等參數,配合分布在整個車廂的傳感器傳回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做出相應評估,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彈出安全氣囊保證乘客的生命安全。
雖然安全氣囊在一些實際的碰撞事故中證明它確實具有降低乘員傷亡的效果,但汽車在很低車速行駛而發生碰撞事故時,安全帶即可保護乘員,完全不需要安全氣囊展開起保護作用。這時展開氣囊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還可能因安全氣囊的彈開加重碰撞傷害。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加速計系統、車載控制系統及車載安全控制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加速計系統,包括:加速度傳感器、模數轉換器ADC、閾值判斷電路以及數模轉換器DAC;
所述加速度傳感器連接所述ADC的模擬端,以對采集到的模擬加速度信號轉換為數字加速度信號;所述ADC的數字端連接所述閾值判斷電路,以接收所述數字加速度信號;
所述閾值判斷電路還連接車載控制器,以獲取數字車速信號,并根據預先配置的車速閾值和所述數字車速信號,進行數據選擇,以確定是否輸出所述數字加速度信號;
所述閾值判斷電路還連接所述DAC的數字端,所述DAC的模擬端還連接車載安全設備,以使得所述DAC對所述閾值判斷電路輸出的所述數字加速度信號進行數模轉換后,輸出至所述車載安全設備。
可選地,所述閾值判斷電路包括:閾值寄存器、數據選擇器;其中,所述閾值寄存器中存儲有所述車速閾值;
所述數據選擇器的兩個控制端分別連接所述閾值寄存器和所述車載控制器,以從所述閾值寄存器中獲取所述車速閾值,從所述車載控制器獲取所述數字車速信號;
所述數據選擇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ADC的數字端,所述數據選擇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DAC的數字端,以使得所述數據選擇器在所述車速閾值和所述數字車速信號的控制下,進行數據選擇,以確定是否輸出所述數字加速度信號。
可選地,所述閾值判斷電路還包括:濾波器;所述濾波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ADC的數字端,所述濾波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數據選擇器的輸入端,以使所述濾波器對所述數字加速度信號進行濾波后,輸出至所述數據選擇器。
可選地,所述加速計系統為對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所述ADC、所述閾值判斷電路以及所述DAC,通過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制造封裝成MESM加速計系統。
可選地,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為三軸加速度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24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