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82148.0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2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聲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和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83/04 | 分類號: | C08L83/04;C08K13/06;C08K9/04;C08K3/22;C09K5/14 |
| 代理公司: | 廣東有知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熱 組分 凝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采用70?95份導熱粉體、7?10份硅油、3?5份硅烷偶聯劑和0.5?1份鉑金混合物制得;導熱粉體由60?70份硬脂酸改性氧化鋁、10?20份氫氧化鋁和15?30份氧化鋅組成,且硬脂酸改性氧化鋁的粒徑為30?80微米,氫氧化鋁的粒徑為8?30微米,氧化鋅粒徑為1?5微米;硅烷偶聯劑是由辛基三甲氧基硅氧烷、二乙氧基甲基苯基硅烷和硬脂酸按質量比1:0.4?0.8:2組成的混合物。上述導熱粉體能在該單組分導熱凝膠中形成均一的分散體系,大大提高該單組分導熱凝膠的導熱系數,有效降低其界面的接觸熱阻,能使其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功率電子電氣設備用的導熱界面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計算機系統核心的中央處理器CPU的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其發熱量也隨之增大。若CPU散熱不好,則會導致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出現過熱現象,進而影響計算機的正常工作。因此,為確保計算機正常工作,需要解決CPU的散熱問題。
常用的散熱方法是在CPU上安裝散熱片,而即使CPU等發熱源和散熱片的接觸面足夠光滑,面-面的接觸仍然會不可避免地存在空隙,空隙的存在將嚴重地影響CPU的散熱效果。所以,可在接觸面之間填充導熱介質,如導熱凝膠,導熱凝膠能用來填充發熱源與散熱片之間的空隙,將發熱源散發出來的熱量傳導給散熱片,如此能使發熱源溫度保持在一個可以穩定工作的水平,進而延長CPU等發熱源的使用壽命。
其中,導熱凝膠可分為兩大類:雙組份導熱凝膠和單組份導熱凝膠。然而,雙組份導熱凝膠在固化時存在吸熱和放熱現象、固化收縮率大,導致其粘接性能不好。而現有的單組份導熱凝膠的熱阻較高,導熱性能還有待改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該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具有熱阻小、導熱性能好的優點,能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
所述導熱粉體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硬脂酸改性氧化鋁 60-70份
氫氧化鋁 10-20份
氧化鋅 15-30份;
其中,所述硬脂酸改性氧化鋁的粒徑為30-80微米,氫氧化鋁的粒徑為8-30微米,氧化鋅粒徑為1-5微米;本發明通過對多種導熱粉體不同粒徑的搭配,進一步降低單組分導熱凝膠的熱阻。
所述硅烷偶聯劑是由辛基三甲氧基硅氧烷、二乙氧基甲基苯基硅烷和硬脂酸按質量比1:0.4-0.8:2組成的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的高導熱單組分導熱凝膠,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
優選地,所述導熱粉體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硬脂酸改性氧化鋁 68份
氫氧化鋁 12份
氧化鋅 20份;
所述硬脂酸改性氧化鋁的粒徑為58微米,氫氧化鋁的粒徑為10微米,氧化鋅粒徑為3微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和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和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821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