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70704.2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89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濤;榮國城;譚立心;王中文;吳旭東;吳琪鋒;劉程洪;劉方;朱玉飛;劉鑫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4 | 分類號: | G01N21/84;G01N3/08;G01N29/04;G01N23/00;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智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羅晶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殼沉 管自 密實 混凝土 生產 質量 評價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確認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各項檢測指標;
S2:在混凝土卸料至澆筑設備前進行出機性能檢測,并記錄出機檢測數據,對比步驟S1的檢測指標,若出機檢測數據符合步驟S1的檢測指標要求,則混凝土可進入澆筑設備;若出機檢測數據不符合步驟S1的檢測指標要求,則混凝土直接棄用;
S3:對于通過澆筑設備后的新拌混凝土,在澆筑至鋼殼小隔艙前進行入倉性能檢測,并記錄入倉檢測數據,對比步驟S1的檢測指標,若入倉檢測數據符合步驟S1的檢測指標要求,則新拌混凝土可進入鋼殼小隔艙澆筑;若入倉檢測數據不符合步驟S1的檢測指標要求,則新拌混凝土棄用;
S4:在新拌混凝土進入鋼殼小隔艙進行澆筑的同時,按照抽檢頻率要求隨機制作混凝土試件;
S5:在鋼殼小隔艙澆筑完成后,檢測鋼殼小隔艙的脫空缺陷,若脫空缺陷不符合步驟S1的檢測指標要求,則進行復檢;
S6:對于鋼殼小隔艙澆筑過程中制取的所述混凝土試件進行抗壓強度值檢測,同時隨機抽取鋼殼小隔艙進行抽芯檢測混凝土強度值;
S7:綜合步驟S2、S3、S5和S6的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反饋過程中異常點或者不合格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檢測指標包括設計指標、行業標準指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指標包括新拌混凝土指標、澆筑脫空指標、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28d齡期抗壓強度指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出機檢測數據和入倉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出機檢測數據和入倉檢測數據調節的關聯性,調節混凝土出機指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統計分析入倉檢測數據,反饋澆筑設備運行參數和出機性能指標的控制值。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混凝土試件為長寬高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先用沖擊映像法檢測鋼殼小隔艙的脫空缺陷,若脫空缺陷不符合檢測指標,再用中子檢測法復檢鋼殼小隔艙的脫空缺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6中,通過鉆芯取樣,檢測取樣的抗壓強度值和所述混凝土試件的抗壓強度值來評價鋼殼小隔艙的抗壓強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生產質量評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在鋼殼小隔艙澆筑完成的7d后,檢測鋼殼小隔艙的脫空缺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7070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