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油品分離精制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69310.5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05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4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馬麗榮;王浩強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新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7/04 | 分類號: | C07C7/04;C07C15/04;C07C15/06;C07C15/24;C07C15/28;C07C15/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開陽星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王璐;要然 |
| 地址: | 065001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油品 分離 精制 方法 | ||
1.一種油品分離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烴混合油品為原料,經(jīng)一系列精餾塔的分餾,獲得高純度的粗苯、粗甲苯、萘油、蒽油、芘油;
具體為:將原料通過第一精餾塔分離得到輕質(zhì)油和偏重油,將所述輕質(zhì)油通過第二精餾塔分離得到苯和甲苯混合物及萘油,將所述苯和甲苯混合物通過第三精餾塔分離得到精制粗苯和精制粗甲苯,將所述偏重油通過第五精餾塔分離得到精制蒽油和較重油,將所述萘油通過第四精餾塔分離得到精制萘油和偏重油,將第四精餾塔和第五精餾塔分離得到的偏重油和較重油通過第六精餾塔分離得到精制芘油和塔底雜油;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原料輸入第一精餾塔,控制底部溫度為180~200℃,頂部溫度為85~95℃,將塔頂分離出的輕質(zhì)油輸入第二精餾塔,將塔底分離出的偏重油輸入第五精餾塔;
(2)控制第二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20~240℃,頂部溫度為75~85℃,將塔頂分離出的低沸點油輸入第三精餾塔,將塔底分離出的高沸點油輸入第四精餾塔;
(3)控制第三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110~130℃,頂部溫度為80~90℃,塔頂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粗苯,塔底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粗甲苯;
(4)控制第四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10~230℃,頂部溫度為150~160℃,塔頂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萘油,將塔底分離出的偏重油輸入第六精餾塔;
(5)控制第五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60~290℃,頂部溫度為200~210℃,塔頂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蒽油,將塔底分離出的較重油輸入第六精餾塔;
(6)控制第六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90~330℃,頂部溫度為250~260℃,塔頂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芘油,塔底分離出的為雜油;
第一精餾塔為減壓精餾塔,壓力為5~20Kpa;
和/或,第二精餾塔為加壓精餾塔,壓力為105~120Kpa;
和/或,第三精餾塔為加壓精餾塔,壓力為105~120Kpa;
和/或,第四精餾塔為減壓精餾塔,壓力為20~35Kpa;
和/或,第五精餾塔為減壓精餾塔,壓力為5~20Kpa;
和/或,第六精餾塔為減壓精餾塔,壓力為5~20Kpa。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三精餾塔、和/或第四精餾塔、和/或第五精餾塔、和/或第六精餾塔的回流比為3:1~5:1。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第六精餾塔分離得到的芘油和雜油分別與進入第一精餾塔的原料進行熱接觸,轉(zhuǎn)移熱能;
和/或,將第四精餾塔和第五精餾塔分離得到的萘油和蒽油分別與進入第三精餾塔的物料進行熱接觸,轉(zhuǎn)移熱能。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烴混合油品為原料,將其輸入第一精餾塔,控制底部溫度為180~200℃,頂部溫度為85~95℃,將塔頂分離出的輕質(zhì)油輸入第二精餾塔;控制第二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20~240℃,頂部溫度為75~85℃,將塔頂分離出的低沸點油輸入第三精餾塔;控制第三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110~130℃,頂部溫度為80~90℃,塔頂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高純度的粗苯。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烴混合油品為原料,將其輸入第一精餾塔,控制底部溫度為180~200℃,頂部溫度為85~95℃,將塔頂分離出的輕質(zhì)油輸入第二精餾塔;控制第二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20~240℃,頂部溫度為75~85℃,將塔頂分離出的低沸點油輸入第三精餾塔;控制第三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110~130℃,頂部溫度為80~90℃,塔底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高純度的粗甲苯。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芳烴混合油品為原料,將其輸入第一精餾塔,控制底部溫度為180~200℃,頂部溫度為85~95℃,將塔頂分離出的輕質(zhì)油輸入第二精餾塔;控制第二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20~240℃,頂部溫度為75~85℃,將塔底分離出的高沸點油輸入第四精餾塔;控制第四精餾塔的底部溫度為210~230℃,頂部溫度為150~160℃,塔頂分離出的產(chǎn)物即為萘油。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新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jīng)新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9310.5/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