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輔助動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63141.4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98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羅文華;孫雨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1N5/02 | 分類號: | F01N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春龍 |
| 地址: | 22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輔助 動力 系統 | ||
1.一種汽車輔助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熱能回收模塊,用于收集汽車內燃機排氣管內的熱能;
熱能轉化模塊,用于將所述熱能轉化成輔助動力;
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熱能回收模塊和所述熱能轉化模塊連接;
所述熱能回收模塊包括:蒸發器;
所述蒸發器包括:殼體;
所述殼體的一端設置第一開口,與所述汽車內燃機排氣管連通,另一端設置第二開口,與所述汽車內燃機排氣管的剩余部分連通;
所述殼體內壁設置有槽路,所述槽路內設置有第一管路;
所述殼體的側壁設置有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所述第一管路的輸入端穿過所述第一柱體的第一空腔并與所述第一柱體密封連接,所述第一管路的輸出端穿過所述第二柱體的第二空腔并與所述第二柱體密封連接;
當汽車內燃機工作時,制冷劑在所述第一管路內吸收所述汽車內燃機排氣管內的熱能并蒸發汽化;
所述熱能轉化模塊包括:儲氣瓶、氣動馬達、冷凝器和儲液瓶;
所述儲氣瓶的入口通過第二管路與所述第一管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管路內設置有所述蒸發器向所述儲氣瓶單向導通的第一單向閥;
所述氣動馬達的進氣口通過第三管路與所述儲氣瓶的出口連接,所述第三管路內設置有所述儲氣瓶向所述氣動馬達單向導通的第二單向閥;
所述冷凝器的入口通過第四管路與所述氣動馬達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第四管路中設置有所述冷凝器向所述儲液瓶單向導通的第三單向閥;
所述儲液瓶的入口通過第五管路與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連接,所述儲液瓶的出口通過第六管路與所述第一管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六管路中設置有所述儲液瓶向所述蒸發器單向導通的第四單向閥;
所述制冷劑汽化后首先進入所述儲氣瓶,接著進入所述氣動馬達,帶動所述氣動馬達做功,產生輔助動力,然后進入冷凝器進行冷凝成液態后進入儲液瓶,最后進入所述蒸發器中的所述第一管路繼續吸收所述汽車內燃機排氣管內的熱能以此循環;
所述系統還包括:
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用于檢測汽車內燃機排氣管內氣體的溫度;
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汽車內燃機排氣管的末端,用于檢測所述汽車內燃機排氣管末端氣體的溫度;
風機控制單元,與所述冷凝器的風機連接;
電子膨脹閥,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的輸入端;
第一電磁閥,設置在所述儲氣瓶的出口處;
第二電磁閥,設置在所述儲液瓶的出口處;
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儲氣瓶內,用于檢測儲氣瓶內的氣壓;
液位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儲液瓶內,用于檢測儲液瓶內的液位;
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風機控制單元、電子膨脹閥、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壓力傳感器和液位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
所述控制模塊執行包括如下操作:
獲取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采集的第一溫度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采集的第二溫度,基于所述第一溫度和第二溫度計算系統當前的第一冷卻效果評價指數:
其中,f為第一冷卻效果評價指數,e為預設的誤差系數,T0為第一溫度,Tend為第二溫度;
當所述氣壓大于等于預設的氣壓閾值時,開啟所述第一電磁閥;
當所述液位大于等于預設的液位閾值時,開啟所述第二電磁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輔助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包括:單片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輔助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馬達的動力輸出端與車載發電機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輔助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馬達的動力輸出端經汽車的離合器、減速器和差速器驅動汽車的驅動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6314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