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汽車的舒緩壓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59165.2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91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邱濤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市極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3/00 | 分類號: | B60H3/00;A61L9/22;B62D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暉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汽車 舒緩 壓力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的舒緩壓力裝置,包括方向盤,所述方向盤中設有三個支桿,所述方向盤通過第一轉桿連接有轉向機構,所述第一轉桿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圓管,所述第一圓管上設有三個圓形開口,三個所述圓形開口的方向分別匹配三個支桿的方向。本發明通過設置橡膠套、滑槽、彈簧、異形板、單向閥,在堵車時駕駛者通過重復按壓橡膠套打發空余的時間,為枯燥無味的等待過程增添一點樂趣,再利用擠壓橡膠套產生的氣體與多組結構的配合,使兩個尖端導體一個帶正電,一個帶負電,根據尖端效應使反應箱中的空氣被電離,空氣被電離后產生大量的負離子,大量的負離子會使人心情愉快,從而解決人們因長時間堵車產生的急躁心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舒緩壓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的舒緩壓力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逐漸走進大多數的家庭,也隨著汽車數量的越來越多,道路的交通壓力也越來越大了,人在開車出門后經常能夠遇到堵車的現象,在上下班高峰期以及節假日等時段堵車現象則更為嚴重,長時間的堵車給人們帶來的除了時間的浪費還有心情的急躁,所以能在汽車上使用的舒緩壓力裝置就應運而生了。
現有技術中,舒緩壓力裝置大多獨立設置,與汽車自身的結構沒有配合,并且由于堵車的類別不同,當需要一點點向前挪車時,需要駕駛者集中精力,如果把精力集中在舒緩壓力的裝置上,那么就會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當堵車停滯不前時,普通的舒緩壓力裝置可能緩解不了因長時間等待產生的急躁心情,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汽車的舒緩壓力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普通舒緩壓力的裝置大多不適用于駕駛員,并且普通舒緩壓力的裝置不能很好地解決人們因長時間等待產生的急躁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用于汽車的舒緩壓力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汽車的舒緩壓力裝置,包括方向盤,所述方向盤中設有三個支桿,所述方向盤通過第一轉桿連接有轉向機構,所述第一轉桿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圓管,所述第一圓管上設有三個圓形開口,三個所述圓形開口的方向分別匹配三個支桿的方向,三個所述圓形開口上均設有橡膠套,三個所述橡膠套靠近方向盤的一側內壁分別固定連接有多個滑槽,多個所述滑槽的內壁均通過彈簧連接有異形板,多個所述異形板分別與同側橡膠套遠離方向盤的一側內壁固定連接,同一平面的兩個所述橡膠套均設有單向閥;
所述第一圓管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第二圓管,所述第二圓管通過異形管連接有動力箱,所述動力箱的上端側壁固定連接有反應箱,所述動力箱的下端內壁通過轉軸連接有第二轉桿,所述第二轉桿上固定連接有葉輪,所述第二轉桿依次密封貫穿動力箱與反應箱的側壁,所述第二轉桿遠離葉輪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筒塊,所述反應箱的一側內壁通過第一橫桿連接有玻璃棒,所述玻璃棒與圓筒塊的下半部分相抵,所述反應箱的另一側內壁通過第二橫桿連接有橡膠棒,所述橡膠棒與圓筒塊的上半部分相抵,所述反應箱的上端側壁通過兩個直桿連接有兩個尖端導體,所述玻璃棒通過導線與其中一個尖端導體連接,所述橡膠棒通過導線與另一個尖端導體連接。
優選地,三個所述橡膠套分別與三個支桿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異形管遠離第二圓管的一端與葉輪位于同一平面。
優選地,所述圓筒塊的上半表面設有毛皮涂層,所述圓筒塊的下半表面設有絲綢涂層。
本發明中有益效果如下:
1、通過第一圓管、橡膠套、滑槽、彈簧、異形板、單向閥等結構的配合,將橡膠管固定在方向盤的支桿上,與汽車自身的結構進行配合,在堵車時駕駛者通過重復按壓橡膠套打發空余的時間,為枯燥無味的等待過程增添一點樂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市極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市極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91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