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58425.4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284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彥;譚曉雷;湯恒;趙彬;王素巖;樊新舟;安禹錫;李國旺;何大亮;楊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國彥 |
| 主分類號: | B28B23/04 | 分類號: | B28B23/04;B28B23/02;E01D19/00;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鄢亞東 |
| 地址: | 22100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道路 工程 橋梁 上部 構造 預制 安裝 方法 | ||
1.一種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首先進行場地硬化和臺座基底處理,并完成臺座的制作工作;
S2:之后將空心鋼模板運到現場,然后進行試拼、打磨處理,完畢后采用水溶性顏料對鋼膜板進行編號分類;
S3:采用綁扎的方式完成底板鋼筋和腹板的安裝工作;
S4:待底板鋼筋及腹板綁扎好后,進行模板安裝;
S5:模版安裝完畢后,進行波紋管的制作和安裝工作:安裝順序自下而上,先安裝底部,后安裝上部,接頭處采用套管;
S6:波紋管安裝完畢后,采用水平分層以及斜向分段的連續方式澆筑混凝土;
S7:澆筑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進行鋼絞線的制作加工以及安裝工作,鋼絞線張拉:采用兩端張拉,張拉力和引伸量控制;
S8:鋼絞線安裝完畢后,進行壓漿,壓漿順序從下到上,自一端向另一端緩慢,均勻進行;
S9:壓漿完畢后,進行梁頭封錨處理;
S10:砼澆筑后用無坊布覆蓋存梁,養生7天。
2.如權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臺座采用混凝土澆筑,其間隔同模板豎向相對應。
3.如權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述鋼筋的安裝在底模上就地綁扎完成,首先在臺座上用石筆或墨線劃出鋼筋及波紋管定位骨架位置,然后綁扎腹板鋼筋,在鋼筋籠底部及側面設置砼墊塊,以確保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鋼絞線切割時,先在距切口30-50mm處用鐵絲綁扎固定,鋼絞線的切斷采用切斷機或砂輪鋸,鋼絞線編束時,每隔1-1.5m綁扎一道鐵絲,絲扣向里,綁扎好的鋼絲束編號掛牌堆放。
4.如權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模板安裝時,先在端模上安裝錨墊板,再安裝端模,然后安裝側模調好高度和垂直度,并在外模骨架底口設對拉螺絲拉緊。
5.如權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所述波紋管每根長度不超過8M,接頭長度不少于30cm,端縫用寬帶膠布粘牢,不少于5層,防止砼漿侵入,安裝時按照設計豎曲線和水平曲線坐標控制,用鉛絲固定在鋼筋上,并對管道和鋼筋作加密定位處理,在曲線間距50cm、直線100cm處設立坐標,確保管道位置準確,待側模安裝好之后,綁扎空心板梁頂板鋼筋,進行定位筋焊接和預埋錨墊板,預埋筋工作。
6.如權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6中,所述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層以及斜向分段的連續方式澆筑,從梁的一端循序進展至另一端,在將近另一端時,為避免梁端混凝土產生蜂窩等不密實現象,應改從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在距離該端4m-6m處合攏,澆筑時分段長度為4m-6m,分層下料厚度不超過30cm,上層混凝土必須在下層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方能澆筑,以保證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實度,為避免腹、翼板交界處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縱向裂紋,需在腹板混凝土澆注完后略停一段時間,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澆筑翼緣板,但必須保證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將翼緣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并及時整平、抹面、收漿,空心板梁混凝土澆筑完成待表面收漿后,對梁面進行壓抹、刷毛處理,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以后,拆除側面模板及腹板,拆模后應將梁端及翼板邊緣鑿毛,鑿毛后盡快對梁面進行覆蓋養生,確??招陌辶喉琶嫒?4小時保持濕潤狀態,拆模后對模板接觸部位砼表面噴水養生,養生期大于7天。
7.如權利要求1的道路工程的橋梁上部構造預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7中,所述鋼絞線在穿束前,對孔道進行清孔檢查,確??椎劳〞常蟀淳幪柎┦摻g線穿孔,鋼絞線的受力點間距不超過3.0M,端部懸出長坡不大于1米,穿孔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進行,鋼絞線的端頭要用封口膠包裹處理,穿束完畢,安裝施工錨,防止雜物進入孔內,鋼絞線張拉時砼強度必須達到90%、齡期達到15天,安裝錨墊板與鋼束成90度垂直,并采用兩端張拉,張拉力和引伸量控制,每束鋼絞線斷絲、滑絲控制在1根以內,每個斷面斷絲之和不超過該斷面鋼絞線總數的1%,如超出必須采用換束,重新張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國彥,未經張國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5842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