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側壁保護工藝制備高精度銀電極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48264.0 | 申請日: | 202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60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呂迅;劉勝芳;劉曉佳;王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51/56 | 分類號: | H01L51/56;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蕪湖長江***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側壁 保護 工藝 制備 高精度 電極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側壁保護工藝制備高精度銀電極的方法,利用Bosch工藝的側壁保護機理和Ag濕刻后的底切形貌,Ag刻蝕后,Bosch工藝C4F8沉積鈍化聚合物,再SF6刻蝕底部和頂部的聚合物,保留側壁鈍化層聚合物作為保護層,保護底部ITO刻蝕時Ag不被刻蝕,從而減少CD loss。使用Bosch側壁保護刻蝕工藝,能夠把CD loss由一步濕刻的1um減小到小于0.1um,滿足超高分辨率顯示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硅基Micro OLED微顯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側壁保護工藝制備高精度銀電極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Ag反射率高達98%,被廣泛應用于頂發射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但是由于銀(Ag)只能使用濕法刻蝕工藝,CD loss較大(1μm),所以Ag電極結構沒辦法應用到硅基微顯、數字微鏡器件(DMD)等超高分辨率顯示上。目前超高分辨率顯示主要使用鋁(Al)電極,但是鋁反射率低(-91%),而且Al容易在在退火工藝中由于應力集中和釋放導致突刺(hillock)和凹坑,表面平整度差;鋁導電性差,電遷移嚴重,尤其是電阻隨著像素尺寸變小越來越大,電遷移越來越嚴重,電學可靠性變差。而Ag不存在應力變化導致的表面平整度差的問題,Ag導電性好,所以開發高精度、高反射率,高導電性銀電極對超高分辨顯示很有意義。
目前Ag電極主要使用ITO/Ag/ITO結構,硝化混酸(硝酸、磷酸、醋酸)一步刻蝕工藝,硝化混酸ITO刻蝕速率慢,Ag刻蝕速率很快,在刻下層ITO時刻蝕時間長,會導致Ag CDloss很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側壁保護工藝制備高精度銀電極的方法,利用Bosch工藝的側壁保護機理和Ag濕刻后的底切形貌,Ag刻蝕后,Bosch工藝C4F8沉積鈍化聚合物,再SF6刻蝕底部和頂部的聚合物,保留側壁鈍化層聚合物作為保護層,保護底部ITO刻蝕時Ag不被刻蝕,從而減少CD loss。使用Bosch側壁保護刻蝕工藝,能夠把CD loss由一步濕刻的1μm減小到小于0.1μm,滿足超高分辨率顯示需求。
本發明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側壁保護工藝制備高精度銀電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ITO/Ag/ITO結構光刻;
2)、對上層ITO和Ag濕法刻蝕;
3)、C4F8沉積鈍化層;
4)、SF6刻蝕;
5)、下層ITO濕法刻蝕;
6)、去除光刻膠和C4F8鈍化層。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ITO/Ag/ITO結構中,從下到上依次為ITO層、Ag層和ITO層,其中上層ITO層和下層ITO層厚度均為100-500A,Ag層厚度為1000-5000A;
所述光刻,PR層厚度0.8-2μm,固化能量50-500mj;
步驟2)中,對上層ITO濕刻,未被光刻膠保護的位置去除上層ITO,刻蝕溶液采用草酸,時間20-50s,草酸對ITO/Ag選擇比很高,不刻蝕Ag,只刻蝕ITO;
步驟2)中,所用的草酸濃度沒有限制,使用行業常用市售草酸均可,質量分數一般在2-10wt%。
步驟2)中Ag濕刻去除采用硝化混酸刻蝕,時間為10-20s,硝化混酸不刻ITO,刻完Ag停止到ITO上;
硝化混酸濃度沒有限制,使用行業常用市售硝化混酸,一般為硝酸/磷酸/醋酸混酸,質量分數比為10-30%:40-50%:20-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82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磁吸定位式揭片輔助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全氟庚酸的制備工藝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機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機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態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藝方法或設備
H01L51-05 .專門適用于整流、放大、振蕩或切換且并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電容器或電阻器
H01L51-42 .專門適用于感應紅外線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專門適用于將這些輻射能轉換為電能,或者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的控制
H01L51-50 .專門適用于光發射的,如有機發光二極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