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本體推理的網絡空間關鍵地形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46167.8 | 申請日: | 202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3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承;劉斌;朱席席;潘永淇;朱先強;劉毅;丁兆云;童俊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G06F16/36;G06N5/02;G06N5/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國科天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軼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本體 推理 網絡 空間 關鍵 地形 生成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基于本體推理的網絡空間關鍵地形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據預先設置的統一網絡安全本體模型,獲取網絡空間對象對應的概念模型;利用語義網安全本體的表示方式,得到概念模型對應的基本本體;根據所述基本本體,構建網絡空間地形識別本體;網絡空間識別本體包括:概念體系和關鍵地形識別規則;獲取網絡空間數據,根據網絡空間地形識別本體對所述網絡空間數據進行規范化表示,得到規范化數據,以及根據預先設置的本體推理機生成規范化數據對應的關鍵地形。采用本方法能夠提高關鍵地形識別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網絡空間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本體推理的網絡空間關鍵地形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
網絡空間(Cyberspace)已成為繼“陸、海、空、天”后的第五維空間,世界各國已紛紛大動作投入網絡空間建設,出臺網絡空間國家戰略,以搶占制高點。
網絡空間關鍵的地形識別是網絡空間計劃工作的基本組成部分。將計劃的目標與地形分析相匹配,以確定每份計劃的藍色、灰色和紅色網絡空間中的關鍵地形。將計劃或任務目標與關鍵地形相關聯可確保查明任務在網絡空間中的依賴性。在許多情況下,為任務目標提供支持的系統、網絡和基礎設施將是相互依賴的。這些復雜的相互依賴關系可能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提出定制的風險化解方法。
總之,網絡空間關鍵地形識別對網絡空間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網絡空間關鍵地形識別大多是基于工作人員的個人經驗和判斷,難以對網絡空間內各實體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且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空間環境,工作人員的反映和效率往往難以滿足作戰的需求。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解決網絡空間關鍵地形識別困難的基于本體推理的網絡空間關鍵地形生成方法和裝置。
一種基于本體推理的網絡空間關鍵地形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據預先設置的統一網絡安全本體模型,獲取網絡空間對象對應的概念模型;
利用語義網安全本體的表示方式,得到所述概念模型對應的基本本體;
根據所述基本本體,構建網絡空間地形識別本體;所述網絡空間識別本體包括:概念體系和關鍵地形識別規則;
獲取網絡空間數據,根據所述網絡空間地形識別本體對所述網絡空間數據進行規范化表示,得到規范化數據,以及根據預先設置的本體推理機生成所述規范化數據對應的關鍵地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根據預先設置的UCO模型中定義的網絡觀測數據模式,獲取網絡空間對象對應的概念模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根據預先獲取的網絡安全數據,對UCO模型進行拓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根據描述邏輯語義網本體語言公理對所述基本本體進行描述,確定概念體系;根據SWRL規則,確定所述基本本體進行地形識別的關鍵地形識別規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根據描述邏輯語義網本體語言公理對所述基本本體的概念、關系和屬性進行描述,確定概念體系。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語義網規則包括:普通語義網規則和拓展語義網規則;所述普通語義網規則使用網絡本體語言和語義網規則語言內嵌詞匯中的詞匯表示,所述拓展語義網規則中嵌入預先設置的機器學習模型進行表示。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獲取網絡空間數據,根據所述網絡空間數據和所述網絡空間地形識別本體,構建網絡空間態勢知識圖譜;根據由AL-log推理算法構建的本體推理機,對所述網絡空間態勢知識圖譜進行關鍵地形識別。
一種基于本體推理的網絡空間關鍵地形識別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基本概念抽取模塊,用于根據預先設置的統一網絡安全本體模型,獲取網絡空間對象對應的概念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61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