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甘油二酯的酯交換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42662.1 | 申請日: | 2020-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57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中江;郭增旺;于國萍;郭亞男;王悅;任雙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P7/64 | 分類號: | C12P7/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甘油二酯 交換 合成 方法 | ||
一種甘油二酯的酯交換合成方法屬于結構脂質有機合成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1,2?甘油二酯的合成:稱取一定質量的高油酸大豆油于酶反應器,加入無水乙醇,放入攪拌子,在50℃下恒溫水浴中預熱,打開磁力攪拌器,以500~810r/min攪拌乳化15min后,加入Lipozyme RM IM脂肪酶,開始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取出產物,4000r/min離心10min,去除Lipozyme RM IM脂肪酶,35℃旋轉蒸發30min去除有機溶劑,得到1,2?DAG粗產物;(2)1,2?甘油二酯的粗提:將1,2?DAG粗產物與正己烷混合,常溫下搖勻溶解,在?40℃下放置24h,抽濾分離固液兩相,獲得的固相即為第一步結晶的粗提物;(3)1,2?甘油二酯的結晶:將粗提物與甲醇混合,常溫下搖勻溶解,在?20~?15℃下放置6h,抽濾分離固液兩相,獲得的固相即為高純度的1,2?DAG。
本發明屬于結構脂質有機合成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甘油二酯的酯交換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甘油二酯是一種只具有兩個脂肪酸鏈的脂肪分子,天然油脂中絕大多數為甘油三酯,僅含有少量甘油二酯,通常小于5%。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在人和動物體內的吸收和代謝過程有很大的區別。甘油三酯的代謝首先是經以胰脂肪酶為主的消化酶作用生成單甘酯和游離脂肪酸,然后經小腸絨毛吸收進入人體后,很大部分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因此,過量的食用甘油三酯會使血脂升高,從而危害人體健康。甘油二酯的代謝經以胰脂肪酶為主的消化酶作用生成甘油和游離脂肪酸,二者在人體內轉化成能量,因此甘油二酯不具有升高血脂的效應,它是一種健康油脂。另外,甘油二酯可經小腸外其它途徑吸收,可以減輕腸道負擔,尤其適合某些病人補充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用途。甘油二酯具有非常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如保健油脂、醫藥輔料、藥物合成中間體等。
甘油二酯亦稱甘二酯或二脂肪酸甘油酯,可由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中一個脂肪酸醇解為羥基所得,也可由兩分子脂肪酸與丙三醇(甘油)酯化后得到,英文名稱為diacylglycrol或diglyceride,簡寫為DAG或DG。按照酰基供體脂肪酸與甘油羥基的結合位置不同,甘油二酯可以分為兩種立體異構體,及1,3-DAG和1,2-DAG兩種異構體。與1,3-DAG不同的是,1,2-DAG可以作為趨化因子刺激白細胞向感染部位遷移,促進傷口的愈合,也可以幫助改善患有糖尿病大鼠的心肌功能紊亂。此外,純1,2-DAG還可用于合成大量酶受體的興奮劑和拮抗劑以及作為合成磷脂、糖脂、藥物前體和結構甘油三酯的中間體。
甘油二酯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化學法和生物酶法兩種。化學法存在反應溫度較高、催化劑專一性較差、甘油二酯含量低、能耗大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生物酶法相比于化學法具有反應條件溫和、專一性高、產物得率高、分離純化簡單、環境友好、固定酶可重復使用等優點,是最有應用前景的生產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針對現有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甘油二酯的酯交換合成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甘油二酯的酯交換合成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1)1,2-甘油二酯的合成:稱取一定質量的高油酸大豆油于酶反應器,以高油酸大豆油和無水乙醇的摩爾比為1:40~1:60的量加入無水乙醇,放入攪拌子,在50℃下恒溫水浴中預熱,打開磁力攪拌器,以500~800r/min攪拌乳化15min后,加入占底物總質量4%~8%的Lipozyme RM IM脂肪酶,開始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取出產物,4000r/min離心10min,去除Lipozyme RM IM脂肪酶,35℃旋轉蒸發30min去除有機溶劑,得到1,2-DAG粗產物;
(2)1,2-甘油二酯的粗提:將步驟(1)得到的1,2-DAG粗產物與正己烷以1:10比例混合,常溫下搖勻溶解,在-40℃下放置24h,抽濾分離固液兩相,獲得的固相即為第一步結晶的粗提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426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濕巾生產無紡布淋濕加濕設備
- 下一篇:多芯片封裝模塊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