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至少部分電動驅動的機動車輛的部分車身和機動車輛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231122.3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76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P·克爾納 | 申請(專利權)人: | 保時捷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15 | 分類號: | B62D21/15;B60K1/04;B60L50/64;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吳鵬;慈戩 |
| 地址: | 德國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至少 部分 電動 驅動 機動車輛 車身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至少部分電動驅動的機動車輛的部分車身(10)和機動車輛(100)。該部分車身包括用于牽引電池(101)的第一接納區(qū)段(1)和用于電動驅動單元(102)的第二接納區(qū)段(2)。這些接納區(qū)段(1,2)相對于車輛縱向方向彼此前后地布置,并且相對于車輛高度方向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在此,在第一接納區(qū)段(1)與第二接納區(qū)段(2)之間布置有至少局部為雙壁式設計并且在車輛高度方向和車輛橫向方向上延伸的車身橫向壁(3),從而使得在由事故導致的驅動單元(102)在朝向牽引電池(101)的方向上偏移時,驅動單元(102)能夠有針對性地支撐在車身橫向壁(3)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至少部分電動驅動的機動車輛的部分車身,該部分車身具有用于至少一個牽引電池(動力電池)的至少一個第一接納區(qū)段和用于至少一個電動驅動單元的至少一個第二接納區(qū)段。這些接納區(qū)段相對于車輛縱向方向彼此前后地(前后相繼地)布置,并且相對于車輛高度方向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
背景技術
在這種車身中通常設置有保護措施,以便在由事故導致的驅動單元偏移(移位)的情況下保護牽引電池免于損壞。例如,電池在碰撞情況下不應有較大的變形,原因在于否則可能發(fā)生電池起火。
因此,通常相應穩(wěn)固地構造電池,以便例如在前橋驅動裝置受到正面碰撞時或后橋驅動裝置受到尾部碰撞時不損壞電池及其中包含的單元和模塊。為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電池裝備有通常很重并且高耗費的殼體。
DE 10 2018 116 879 A1提供了一種被稱為懸掛元件的輔助框架作為保護措施,該輔助框架擰接在車輛車架的右側的側面元件和左側的側面元件上,并且框架狀地包圍電動驅動裝置。由此在碰撞情況下可以將碰撞載荷從驅動裝置傳遞到輔助框架上,并且保護電池。
發(fā)明內容
相比之下,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針對至少部分電動驅動的機動車輛的牽引電池的改進的保護。尤其是,該解決方案應可以實現更輕并且優(yōu)選還更低耗費的保護措施。
該目的通過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部分車身并且通過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機動車輛來實現。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改進方案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從發(fā)明概述和實施例說明中得出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和特征。
根據本發(fā)明的部分車身被設置成用于至少部分電動驅動的機動車輛,并且尤其用于電動車輛。尤其是,該部分車身包括至少兩個接納區(qū)段。部分車身包括用于至少一個牽引電池的至少一個第一接納區(qū)段和用于至少一個電動驅動單元的至少一個第二接納區(qū)段。這些接納區(qū)段相對于車輛縱向方向彼此前后地布置,并且相對于車輛高度方向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在此,在第一接納區(qū)段與第二接納區(qū)段之間布置有至少一個至少局部為雙壁式設計的車身橫向壁。在此,車身橫向壁在車輛高度方向和車輛橫向方向上延伸。由此,在由事故導致的(按常規(guī)方式裝配的)驅動單元在朝向(按常規(guī)方式裝配的)牽引電池的方向上偏移時,驅動單元能夠有針對性地支撐在車身橫向壁上。
優(yōu)選的是,車身橫向壁的下邊緣與按常規(guī)方式裝配在第一接納區(qū)段中的牽引電池的下邊緣和/或按常規(guī)方式裝配在第二接納區(qū)段中的驅動單元的下邊緣相比布置得同樣深或更深。這提供了特別有利的保護效果。下邊緣尤其被理解為在部分車身或機動車輛的根據操作的取向中最深的點。
優(yōu)選地,車身橫向壁至少在驅動單元的由事故導致的預計的偏移方向上形狀配合地支撐在至少一個車身支撐結構上。在所有設計方案中優(yōu)選的是,車身橫向壁形狀配合地受到支撐。尤其是,車身橫向壁在背離驅動單元的一側形狀配合地支撐在車身支撐結構上。由此特別好地保護電池并且同時可以低耗費地實施特別輕的結構方式。尤其,部分車身包括至少一個車身支撐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保時捷股份公司,未經保時捷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311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