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9147.X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26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萬書;雷煒;姚麟昱;劉通;袁劍;倪杰;朱江;陳映奇;李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1/00 | 分類號: | E21B21/00;E21B21/08;E21B41/00;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華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劉華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和方法。該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包括控制系統;能與油套環空選擇性連通的注劑管線,所述注劑管線能受所述控制系統的控制以確定注劑的時間以及注劑的量;能與油管選擇性連通的輸氣管線,所述輸氣管線受所述控制系統的控制以打開或者關閉;能與油管選擇性連通的泄壓管線,所述泄壓管線在所述控制系統的控制下能打開或者關閉,并且所述泄壓管線上設置有燃燒器以使得可燃物經過燃燒后放入大氣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天然氣開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和方法,尤其是適用于低氣壓井的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和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氣井開采進入中后期,井底積液嚴重影響氣井生產甚至水淹停產,泡沫排液采氣工藝是排除氣井積液、維持氣井穩產的主導工藝,在各類排液采氣工藝中應用最為廣泛。
近年來,低壓(一般指不大于5MPa)氣井泡沫排液采氣加注工藝正在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如中國專利CN202560193U、CN203347764U、CN203097856U等所公開的。
上述的注劑方法雖然向自動化發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現有注劑方法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對于井口油壓基本和輸氣壓力持平的低壓氣井,地層能量不足,目前注入起泡劑后需要關井復壓再人工強排,才能帶出井內液體。這種方式不僅浪費人力財力,而且耽誤生產時間。再例如,人工強排通過分離器后針閥調節放噴流量,將天然氣和產出液混合物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存在安全風險,還會造成環境污染。還有,雖然實現了自動化注劑,但注劑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放噴持續時間等工藝參數均依靠經驗,操作和控制不方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的部分或者全部,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和方法。該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和方法能實現自動注劑、自動放噴排液等操作,同時,采用該方法可以降低環境和安全風險、提高注劑的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包括:
控制系統,
能與油套環空選擇性連通的注劑管線,注劑管線能受控制系統的控制以確定注劑的時間以及注劑的量,
能與油管選擇性連通的輸氣管線,輸氣管線受控制系統的控制以打開或者關閉,
能與油管選擇性連通的泄壓管線,泄壓管線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能打開或者關閉,并且泄壓管線上設置有燃燒器以使得可燃物經過燃燒后排放。
在一個實施例中,從井口到外方向上,注劑管線上依次設置有套管壓力傳感器、注劑電動閥、注劑流量計和注劑裝置,其中,控制系統能接受來自套管壓力傳感器的數據,控制系統能控制注劑電動閥打開或關閉,控制系統能監控注劑流量計的信號以在達到注劑量后控制注劑電動閥關閉。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注劑管線上的套管壓力傳感器與注劑電動閥之間設置有監測支線,在從井口到外方向上,監測支線具有監測電動閥和監測裝置,其中,控制系統能控制監測電動閥打開或關閉,控制系統能接受來自監測裝置的油套環空的液位數據。
在一個實施例中,從井口到外方向上,泄壓管線上依次設置有放噴電動閥、放噴流量計和燃燒器,在燃燒器的下端連通式設置儲液罐,在儲液罐的內腔中設置有液位傳感器,
其中,控制系統能控制放噴電動閥的打開和關閉,控制系統能接受放噴流量計的數據,控制系統能控制燃燒器的打開和關閉,控制系統能接受來自液位傳感器的數據。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燃燒器與放噴電動閥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控制系統根據接受溫度傳感器的數據以調節放噴電動閥的開度,
和/或還包括用于測量油管內壓力的油管壓力傳感器,油管壓力傳感器與控制系統連接以將數據傳送到控制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91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