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9147.X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26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萬書;雷煒;姚麟昱;劉通;袁劍;倪杰;朱江;陳映奇;李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1/00 | 分類號: | E21B21/00;E21B21/08;E21B41/00;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華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劉華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設備 方法 | ||
1.一種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系統,
能與油套環空選擇性連通的注劑管線,所述注劑管線能受所述控制系統的控制以確定注劑的時間以及注劑的量,
能與油管選擇性連通的輸氣管線,所述輸氣管線受所述控制系統的控制以打開或者關閉,
能與油管選擇性連通的泄壓管線,所述泄壓管線在所述控制系統的控制下能打開或者關閉,并且所述泄壓管線上設置有燃燒器以使得可燃物經過燃燒后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從井口到外方向上,所述注劑管線上依次設置有套管壓力傳感器、注劑電動閥、注劑流量計和注劑裝置,其中,所述控制系統能接受來自所述套管壓力傳感器的數據,所述控制系統能控制所述注劑電動閥打開或關閉,所述控制系統能監控所述注劑流量計的信號以在達到注劑量后控制所述注劑電動閥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劑管線上的所述套管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注劑電動閥之間設置有監測支線,在從井口到外方向上,所述監測支線具有監測電動閥和監測裝置,其中,所述控制系統能控制所述監測電動閥打開或關閉,所述控制系統能接受來自所述監測裝置的油套環空的液位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從井口到外方向上,所述泄壓管線上依次設置有放噴電動閥、放噴流量計和燃燒器,在所述燃燒器的下端連通式設置儲液罐,在所述儲液罐的內腔中設置有液位傳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系統能控制所述放噴電動閥的打開和關閉,所述控制系統能接受所述放噴流量計的數據,所述控制系統能控制燃燒器的打開和關閉,所述控制系統能接受來自所述液位傳感器的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燒器與所述放噴電動閥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接受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數據以調節所述放噴電動閥的開度,
和/或還包括用于測量油管內壓力的油管壓力傳感器,所述油管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以將數據傳送到所述控制系統。
6.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到5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進行注劑與強排的復合排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所述控制系統計算井筒的總積液量并與閾值進行比較,
步驟二,當井筒的總積液量不低于閾值時,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注劑管線向油套環空內進行注劑操作,
步驟三,注劑完成后所述控制系統關閉所述輸氣管線,接著進行放噴操作,在放噴過程中,可燃物燃燒處理后排放,
步驟四,放噴結束后,所述控制系統打開輸氣管線進行生產,
步驟五,重復步驟一到步驟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一中,井筒的總積液量為油套環空的積液量、油管內的積液量和油管鞋以下的積液量的和,其中,
通過監測支線監測油套環空的液面深度并通過公式(1)計算環空的積液量:
式中,Q1:環空的積液量,單位m3;d1:套管內徑,單位m;D2:油管外徑,單位m;H:油管下深,單位m;h1:環空液面深度,單位m,
通過套管壓力傳感器所測得的套管壓力值計算套管管鞋處壓力Pwf,迭代計算得出從油管鞋向上的液柱壓力分布曲線A,同時,通過迭代計算得出從井口向下的油管內壓力分布曲線B,將曲線A和曲線B的交點所對應的深度設定為油管內實際積液深度h2,并通過公式(2)計算油管內的積液量:
式中,Q2:油管內的積液量,單位:m3;d2:油管內徑,單位:m;H:油管下深,單位:m;h2:通過曲線交點所確定的油管實際液面深度,單位: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914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