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酸甜口感的湯圓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8520.X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48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譚旦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鄉市串唯鮮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7/10 | 分類號: | A23L7/10;A23P20/25;A23L21/10;A23L19/00;A23L33/10;A23L33/1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1400 湖南省湘潭***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酸甜 口感 湯圓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酸甜口感的湯圓主要包括面皮和餡料,所述面皮的原料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調質糯米粉55~60%、水:30?35%、變性淀粉:1?3%,湯圓改良劑:0.4?0.6%;所述餡料包括草莓果醬:30?40%、百香果果汁:10?15%、芒果粒:5?10%、菠蘿粒10?15%、椰果粒5?10%。本發明采用傳統工藝并與現代化生產技術緊密結合,能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通過這一配方制作的湯圓,不僅容易成形,顆粒飽滿,而且速凍后湯圓的凍裂率和失水率大大降低,蒸煮所需要的時間縮短,煮后湯汁不會渾濁,湯圓口感酸甜,消化率提高了10.5%。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酸甜口感的湯圓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湯圓又稱“元宵”,是我國民間流傳甚廣的一種具有濃厚節日氣氛的傳統食品,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因其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久而久之,大部分南方人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習俗,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湯圓已不僅是節日才品嘗的食品,而且在平常生活中,湯圓也逐漸成為主食。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湯圓多為水磨糯米粉作為外皮包裹餡料搓圓而成,營養結構單調,口味單一,且含較多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腸胃功能欠佳的人群一次不能吃太多。《本草綱目》記載,糯米粘滯、難化。《本草逢原》也說,糯米若做粘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食品營養學家證實,對于脾胃虛弱、消化系統不好的人多食湯圓易造成消化不良、食積、泛酸、噯氣、吸收功能減退等現象;對患有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等疾病者食用湯圓會造成身體負擔,使原有疾病加重。鑒于這些因素阻礙了人們對湯圓的消費,其發展受到較大限制。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酸甜口感的湯圓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酸甜口感的湯圓,包括面皮和餡料,所述面皮的原料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調質糯米粉55~
60%、水:30-35%、變性淀粉:1-3%,湯圓改良劑:0.4-0.6%;
所述餡料包括草莓果醬:30-40%、百香果果汁:10-15%、芒果粒:5-10%、菠蘿粒10-15%、椰果粒5-10%。
優選的:所述餡料還包括燕麥麩、食用油、水、乳化劑、糖粉、果膠、海藻酸鈉;
所述餡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由以下原料制成:
草莓果醬:30-40%,百香果果汁:10-15%,芒果粒:10-15%,食用油:10-15%,菠蘿粒:5-10%,椰果粒:5-10%,燕麥麩:3-5%,水:2-4%,瓊脂粉:2-3%,乳化劑:1-3%,糖粉:0.5-1%,果膠:0.04-0.08%,海藻酸鈉:0.04-0.08%。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一種酸甜口感的湯圓的制備方法,所述餡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稱取所需原料,將果膠與一半的糖粉混合均勻,得混合物料1,并將稱取好的水加熱至75-85℃得熱水,然后將混合物料1加入到熱水中,攪拌使其溶解,得果膠液;
(2)將海藻酸鈉和剩余的糖粉混合均勻,得混合物料2,然后將混合物料2加入百香果汁中,攪拌混勻,得液體1;
(3)將步驟(1)所得膠液加入液體1中,攪拌至海藻酸鈉完全溶解,得液體2,并將液體2在2-5℃冷藏1-2h備用;
(4)將瓊脂粉加入一半的草莓果醬,加熱至85-90℃,停止加熱,將剩余的草莓果醬、椰果粒、芒果粒、菠蘿粒、步驟(3)冷藏后的液體2、食用油、乳化劑、燕麥麩加入其中,攪拌均勻并冷卻凝固后,得湯圓餡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鄉市串唯鮮食品有限公司,未經湘鄉市串唯鮮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852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