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6680.0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8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剛;周昊昊;鞏招兵;楊碩;姜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T17/22 | 分類號: | B60T17/22;B60T7/06;B60K26/02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烏景瑞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緊急情況 汽車 制動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及方法,裝置包括判斷模塊及指令轉換模塊,判斷模塊包括距離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及油門踏板加速度傳感器;指令轉換模塊包括電子控制單元、輔助電機、制動推桿、輔助制動器、缸體及活塞;輔助電機通過傳動裝置與套筒連接,套筒內螺接有螺桿,螺桿與制動推桿的一端連接;制動推桿與缸體內的活塞連接;缸體頂部安裝有油壺,油壺通過兩個進油孔與缸體連通,缸體底部設有兩個出油孔,兩個出油孔分別通過導管連接輪缸;距離傳感器、速度傳感器、油門踏板加速度傳感器及輔助電機分別與電子控制單元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且能實現在駕駛員誤踏油門時車輛的強制制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制動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汽車已經越來越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駕車出行已代替傳統步行方式,然而在其便利的另一方面卻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如在遇到突發情況下,有些駕駛員會因驚慌失措誤將油門當作剎車來踩,從而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為了更大限度的減少這種隱患,本發明所提供了一種在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及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且能實現在駕駛員誤踏油門時車輪的強制制動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包括判斷模塊及指令轉換模塊,判斷模塊包括距離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及油門踏板加速度傳感器;所述的油門踏板加速度傳感器設置在油門踏板處;所述的距離傳感器、速度傳感器設置在車頭上;指令轉換模塊包括電子控制單元、輔助電機、制動推桿、輔助制動器、缸體及活塞;所述的輔助電機通過傳動裝置與套筒連接,套筒設有內螺紋,套筒內螺接有螺桿,螺桿與制動推桿的一端連接;制動推桿與缸體內的活塞連接;缸體頂部安裝有油壺,油壺通過兩個進油孔與缸體連通,缸體底部設有兩個出油孔,兩個出油孔分別通過導管連接輪缸;距離傳感器、速度傳感器、油門踏板加速度傳感器及輔助電機分別與電子控制單元連接。
上述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中,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安裝在傳動軸上的從動齒輪I和從動齒輪Ⅱ及安裝在套筒上的從動齒輪Ⅲ;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I嚙合,從動齒輪Ⅱ與從動齒輪Ⅲ嚙合;傳動軸及套筒安裝在箱體內,電機安裝在箱體頂部。
上述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中,所述的活塞的兩端與缸體兩端之間分別設有一彈簧。
一種利用上述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電子控制單元通過速度傳感器測試車輛的行駛速度v,通過距離傳感器測試車輛前方障礙物與車輛之間的距離s;通過油門踏板加速度傳感器測試踩下油門踏板的加速度a;當v>30km/h,s<15m,且a6m/s2時,電子控制單元啟動輔助電機,輔助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帶動套筒轉動,實現制動推桿的移動,帶動活塞在主缸內移動,壓縮油壺儲存的油液進行建壓,并將壓力通過導管傳遞給輪缸,對車輛強制制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下,操作方便;本發明設有測試車輛速度的速度傳感器和測量車輛與障礙物之間距離的距離傳感器,當測得車輛行駛速度大于30km/h的安全速度以及車輛前方15m距離內有障礙物,且踩下油門踏板的加速度a6m/s2時,判斷踩油門為誤操作,強制車輛制動,有效防止了駕駛員誤踏油門現象的發生,提高了駕駛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方法控制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的緊急情況下的汽車制動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大學,未經湘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66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