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一鍋法合成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00382.4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42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萬里;趙婧;朱英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07/14 | 分類號: | C07D207/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鍋 合成 氨基 吡咯烷 鹽酸 方法 | ||
1.一種一鍋法合成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馬來酰亞胺基化合物(Ⅰ)在溶劑中與疊氮化合物進行反應得到反應液;所述反應的反應溫度為0-80℃,反應時間為0.5-24h;
步驟二:在所述步驟一得到的反應液中加入HCl和至少兩種催化劑,通入氫氣,反應壓強為0.2-20MPa,氫化還原得到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Ⅲ);氫化還原的反應溫度為100-200℃,反應時間為10-25h;
反應路線如下:
,
其中,所述(I)中的R選自氫原子、芳芐基、雜芳芐基、烷氧羰基、芐氧羰基中的一種,且所述催化劑選自Pd、Pt、Re、Mo、Ru、雷尼鎳、Ru3(CO)12、Mo(CO)6、Re2(CO)10中的至少兩種;所述疊氮化合物選自NaN3,KN3,TMSN3中的一種;所述疊氮化合物與馬來酰亞胺基化合物的摩爾比為1-5: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鍋法合成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溶劑選自有機酸,無機酸,乙醇,甲醇,四氫呋喃,異丙醇,BmimPF6離子液體,BmimBF4離子液體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鍋法合成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的催化劑以二氧化硅或石墨為載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鍋法合成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的催化劑選自Pd、Pt、Re、Mo、Ru時,以金屬納米顆粒的形式加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鍋法合成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與馬來酰亞胺基化合物的摩爾比為0.005-0.2: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鍋法合成3-氨基吡咯烷鹽酸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HCl與馬來酰亞胺基化合物的摩爾比為2-3.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038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