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增補數據的用戶二次撈回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93793.5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16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博;鄭盛麟;黎文杰;張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31 | 分類號: | G06F21/31;G06F21/44;G06Q40/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點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6 | 代理人: | 杜焱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增補 數據 用戶 二次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增補數據的用戶二次撈回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包括:按照業務操作節點提醒用戶進行第一業務操作,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一信息;當所述第一信息滿足預設規則時,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同時引導所述用戶進行第二業務操作并再次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引導所述用戶將再次獲取的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上傳至驗證平臺;將兩次獲取的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保存并傳輸至數據平臺,用于對所述用戶進行二次撈回。本發明能夠保證資質較優的用戶無需在該資料補充環節漏損,且第一次被拒貸但有意愿的用戶可以通過補充該資料拿到資源,使整體用戶轉化率最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增補數據的用戶二次撈回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生活上,緊急需要資金時,需要通過借貸的方式獲取緊急資金用以解決需求,而在借貸過程中,信用評估尤為重要,信用評估是指信用評估機構使用專家判斷或數學分析方法,對個人和企業履約各種承諾能力和信譽程度進行全面評價,并用簡單明了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出來,以滿足社會需要的市場行為。它包括個人信用評分、企業信用評級和職業信用評價等,用戶需要向金融機構提交貸款申請的時候,金融機構便需要對用戶的信用進行評估,預防風險以及制定貸款標準。
由于在傳統的借貸過程中,當采集的用戶信息不滿足借貸的信用時,將會拒絕用戶的借貸請求,這樣會損失一些能力滿足借貸的用戶,造成用戶的流失,從而使得用戶整體轉化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增補數據的用戶二次撈回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用以提高用戶整體轉化率。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增補數據的用戶二次撈回方法,包括:
按照業務操作節點提醒用戶進行第一業務操作,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一信息;
當所述第一信息滿足預設規則時,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同時引導所述用戶進行第二業務操作并再次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
引導所述用戶將再次獲取的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上傳至驗證平臺;
將兩次獲取的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保存并傳輸至數據平臺,用于對所述用戶進行二次撈回。
優選的,還包括:
當所述第一信息未滿足預設規則時,引導所述用戶進行第三業務操作并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
引導所述用戶將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上傳至所述驗證平臺;
將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保存并傳輸至所述數據平臺,用于對所述用戶進行二次撈回。
優選的,所述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一信息,包括:
對所述用戶進行綁卡短信認證;
引導所述用戶于當前通訊錄中選擇一聯系人作為緊急聯系人;
當選擇的所述聯系人手機號為所述用戶的手機號,則引導所述用戶選擇其他聯系人作為緊急聯系人;
當選擇的所述聯系人手機號非所述用戶的手機號,則所述聯系人作為所述緊急聯系人;
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當前通訊錄聯系人數量。
優選的,所述引導所述用戶進行第二業務操作,包括:
獲取所述用戶手機號;
通過所述用戶終端向運營商認證平臺獲取與所述用戶手機號關聯的用戶身份認證信息;
根據與所述用戶手機號碼關聯的用戶身份認證信息對使用所述用戶終端的用戶進行用戶身份確認。
優選的,所述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二信息,包括:
獲取所述用戶終端權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37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道潛望鏡探頭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三向管桁架的安裝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