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電工程可研與人工智能輔助審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9357.0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7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符國暉;韋波;蔣曉東;李福權;寇世磊;廖永浩;朱丹龍;葉敏;游旺;黃劍鋒;弓國軍;華棟;陸啟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Q10/1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匯智容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熊賢卿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電 工程 人工智能 輔助 審查 方法 | ||
本發明一種變電工程可研與人工智能輔助審查方法,包括:步驟S10,建立變電工程可研知識網絡,構建設計安全審查規則;步驟S20,構建不安全因素自動識別機制;步驟S30,確定變電工程可研人工智能輔助審查的平臺設計和算法設計,并構建基于BIM技術的變電工程可研輔助審查系統基礎框架;步驟S40,構建變電工程可研輔助審查軟件系統及其數據庫;步驟S50,向所述變電工程可研輔助審查軟件系統輸入BIM模型圖紙文檔及規則庫,自動生成輔助審查報告。實施本發明,可以提升可研審查的專業性和準確性,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工程建設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變電工程可研與人工智能輔助審查方法。
背景技術
工程建設標準是為在工程建設領域內制定的一套共同的、重復使用的技術依據和準則,主要是為了獲得最佳秩序,對建設工程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安裝、驗收、運營維護及管理等活動和結果需要協調統一的事項進行標準化。對促進技術進步,保證工程安全、質量、環境和公眾利益,實現最佳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最優效率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義。
對電力工程建設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管,是保證電力工程建設標準得到準確實施的重要手段。隨著相關法律規范陸續出臺,以及勘察設計階段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建立,電力工程建設規范實施的監督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為保障電力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現有技術中,對標準規范的實施監管仍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其一,管理水平不一。因審查機構專業人員和經費匱乏,導致監督管理不到位。
其二,工作量繁重。近幾年由于變電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建筑趨于體量大、功能復雜,導致監管過程中涉及的人員多、環節多,審查適用的規范標準多、條文多。因此,對所有工程中不同階段規范實施的監管任務變得繁重而艱巨,量多并且重復性大復性大。
其三,信息智能化程度低。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是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環節,而目前對施工圖進行規范審查僅僅依靠人工進行,缺乏相應的信息化智能技術,加上審查人員的經驗以及專業技術水平高低不一等情況,容易存在漏審、錯審現象,且效率低下,難以保證審查質量,難以保證對勘察設計階段規范實施的監管。
規范實施的監管審查是一項嚴謹而又復雜的工作。面對以上問題,如何在目前計算機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條件下,利用技術手段降低規范條文實施監管工作量,提高監管效率,縮小專家水平導致的監管差距,進一步提高變電工作質量安全,降低質量事故發生率,就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變電工程可研與人工智能輔助審查方法,可以提升可研審查的專業性和準確性,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變電工程可研與人工智能輔助審查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驟:
步驟S10,建立變電工程可研知識網絡,構建設計安全審查規則;
步驟S20,構建不安全因素自動識別機制;
步驟S30,確定變電工程可研人工智能輔助審查的平臺設計和算法設計,并構建基于BIM技術的變電工程可研輔助審查系統基礎框架;
步驟S40,構建變電工程可研輔助審查軟件系統及其數據庫;
步驟S50,向所述變電工程可研輔助審查軟件系統輸入BIM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圖紙文檔及規則庫,利用規則庫對BIM模型圖紙中的標準性及強制性條款進行審查,利用人工智能對BIM模型圖紙中的其他典型錯誤進行審查,從而確定所述BIM模型圖紙文檔是否符合規則以及是否存在不安全設計因素,并自動生成輔助審查報告。
優選地,所述步驟S10進一步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93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