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5127.7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286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鄭憲明;曹永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大禹防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D7/01 | 分類號: | B29D7/01;B29B7/00;C08L11/00;C08L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橋面 防水材料 制作方法 | ||
1.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底層防水層制備,取氯丁橡膠、聚異丁烯、石英砂、碳酸鈣和納米纖維按所需份量比進行配料,配料后將原材料加入反應釜中混合加熱攪拌,然后取出制成底層防水層;
步驟二、中層防水層制備,取氯丁橡膠、聚氨酯、丙烯酸乳液、聚異丁烯、硬脂酸鈣和防老劑按所需份量比進行配料,配料后將原材料加入反應釜中混合攪拌反應,然后取出利用開煉機反復開煉,制成中層防水層;
步驟三、表層防水層制備,取三元乙丙橡膠、丙烯酸乳液、納米石墨烯、納米硅砂和瀝青按所需份量比進行配料,配料后將原材料加入反應釜中混合加熱攪拌,然后利用開煉機開練,制得表層防水層;
步驟四、貼合軋制并收卷,將步驟二制得的中層防水層上下面均貼設石棉纖維網,然后將步驟一制得的底層防水層和步驟三制得的表層防水層進行貼合,貼合完成后經熱軋機軋制,同時利用滑石粉處理表面并進行收卷,制得所述橋面防水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氯丁橡膠、聚異丁烯、石英砂、碳酸鈣和納米纖維配料混合份量比為65~70:15~20:5~8:5~8:3~5,其中所述納米纖維為納米玻璃纖維、納米石英纖維和納米碳纖維中的一種,所述步驟一中加熱攪拌溫度為110~1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氯丁橡膠、聚氨酯、丙烯酸乳液、聚異丁烯、硬脂酸鈣和防老劑配料混合份量比為50~60:10~12:15~20:10~12:5~8:3~5,所述步驟二中加熱攪拌溫度為135~150℃,所述開練機開練溫度為125~14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三元乙丙橡膠、丙烯酸乳液、納米石墨烯、納米硅砂和瀝青配料混合份量比為45~55:15~20:3~5:5~8:30~40,所述步驟三中加熱攪拌溫度為110~120℃,所述開煉機開練溫度為125~1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將底層防水層、中層防水層和表層防水層貼合好之后需經過熱軋機反復熱軋,其熱壓溫度控制在120~135℃,熱軋直至底層防水層厚度在3~5mm之間、中層防水層厚度在2~3mm之間、表層防水層厚度在4~6mm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石英砂和碳酸鈣需先通過粉碎設備進行粉碎后,再通過研磨設備進行精細研磨,控制粒徑不大于1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面防水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貼設的石棉纖維網選取網孔大小在2~4cm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大禹防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大禹防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512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