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硫酸化焙燒-浸出-浮選-萃取-沉鈷耦合煉銅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78325.0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1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留根;楊瑋嬌;楊永強;韋其晉;馬鑫銘;張逸飛;張勝梅;彭煜華;張正陽;牛犁 | 申請(專利權)人: |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06 | 分類號: | C22B1/06;C22B3/08;C22B15/00;C25C1/12;C22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9 | 代理人: | 尹春雷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硫酸 焙燒 浸出 浮選 萃取 耦合 煉銅 方法 | ||
硫酸化焙燒?浸出?浮選?萃取?沉鈷耦合煉銅的方法,屬于銅冶煉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1)硫化銅精礦焙燒得到焙砂。(2)焙砂一段浸出,固液分離得到高銅浸出液和一段浸出渣;一段浸出渣浮選,浮選精礦二段浸出,得到二段浸出礦漿。(3)二段浸出礦漿并入氧化銅礦浸出槽,礦漿經濃密機固液分離得到高銅浸出液和浸出渣,浸出渣經壓濾機洗滌得到低銅浸出液。(4)高銅浸出液萃取,萃余液返回步驟(2),萃取液電積。(5)低銅浸出液萃取,低銅萃余液一部分返回步驟(2),剩余用氧化礦中和,固液分離,濾渣返回步驟(2),濾液除鐵沉鈷回收鈷、銅。本發明可操作性強、銅浸出回收率高,酸耗小,有效解決系統酸漲肚和水漲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銅冶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硫酸化焙燒-浸出-浮選-萃取-沉鈷耦合煉銅的方法。
背景技術
銅是一種戰略有色金屬,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交通運輸、機械制造、電子電氣、日用消費品、航空航天和國防等多個領域。我國的銅金屬對外依存度高達75%。
自然界中金屬態的自然銅很少,銅礦一般分為硫化銅礦、氧化銅礦及它們的混合礦。除銅外,銅礦中通常還伴生各種有價金屬,如金、銀、鎳、鈷、鉛、鋅等。通常硫化銅礦的銅品位較低,需要通過選礦方法加以富集、產出硫化銅精礦,用于銅的冶煉提取。剛果(金)的銅礦石主要為高品位礦石,多數為硫化―氧化銅混合礦;在我國云南、新疆、湖北和西藏等地也存在大量低品位硫化―氧化銅混合礦,估計銅金屬總量近千萬噸。因此,開發利用此類銅礦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剛果(金)的銅鈷精礦特點,火法冶煉無法發揮自身優勢,針對性的特殊工藝方案,支撐國內企業走出去提供技術支撐更具現實意義。從銅礦中提取銅的工藝技術方法主要有火法煉銅和濕法煉銅。
火法煉銅主要是造锍熔煉,根據銅精礦類型形成了閃速熔煉法、諾蘭達熔煉法、澳斯麥特熔煉法、艾薩熔煉法、水口山熔煉法等工藝,生產處含硫的中間產物冰銅,同時回收其他有價金屬。但是針對海外特殊的社會環境,基礎設施落后,輔助材料短缺無法自給,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的現狀,對于礦石普遍含鈷,不含金、銀,氧化礦儲量豐富的特性;火法煉銅不能有效回收礦石中的鈷,同事火法造锍捕金、規模效益等優勢沒有發揮出來,輔助材料是國內的5-10倍,因此在海外一些地區不適宜采用火法冶煉工藝直接處理的。
由于濕法煉銅所需藥劑少,且易于獲得,投資少,見效快,因此,對于硫化銅精礦或難選的氧化銅礦采用濕法冶煉工藝。
在生物堆浸工藝方面,中國專利CN104109765B公開的“一種次生硫化銅礦兩段生物堆浸方法”,第一階段浸出為:將破碎后的次生硫化銅礦送入堆場筑堆,并采用含有Fe3+的硫酸噴淋液進行第一階段浸出,直至最后一層礦石中浸出40%~50%的銅止;第二階段浸出:采用1.2pH1.5的噴淋液對第一階段浸出礦進行第二階段浸出;最后將第一階段浸出和第二階段浸出的混合浸出液,依次經萃取、反萃和電積后得到陰極銅。該生物堆浸工藝雖然具有能耗低、投資小和規模可大可小等優點,但存在以下缺陷:當礦石破碎粒度粗時,因入堆礦石粒度大造成堆浸周期長、堆浸效率低、尾渣銅品位高的問題,而當礦石破碎粒度細時,因入堆礦石粉礦多造成滲透性差、銅浸出率低等不足的問題。
“硫酸化焙燒―浸出―電積”生產陰極銅工藝是曾廣泛應用于硫化銅精礦提銅工藝,但是由于硫酸化焙燒,銅焙砂在浸出過程中,溶液中的酸循環累積,必須中和或者外排一部分萃余液才能維持系統酸平衡;且硫酸化焙燒浸出率低一般在95%左右,浸出渣中含銅2%左右,排放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萃余液回收金屬鈷,萃余液中的酸沒有得到利用,還要用石灰中和造成酸資源的浪費和輔助藥劑的消耗。上述的缺點造成濕法電解銅回收率低,硫綜合利用率低。此外,由于銅精礦顆粒中部分銅被其他物相包裹,較低酸度條件下無法使被包裹的銅浸出,因此,為了保證銅浸出率,采用高酸浸出,這不僅增加了酸耗,而且高濃度酸也提高了設備要求。
綜上,上述現有工藝不能使資源綜合回收,效益最大化,存在銅回收率低,或是處理成本高,設備要求嚴格等不足,都未能很好地回收銅精礦和氧化礦的有價金屬。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83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