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汽車空調線圈的自動灌封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8973.8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7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同慶;胡斌清;劉亞偉;鄭金水;姚會平;王文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合博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5/02 | 分類號: | B05C5/02;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饒富春 |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汽車空調 線圈 自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汽車空調線圈的自動灌封系統,涉及灌封技術領域,包括工作臺,工作臺的頂部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滑軌,兩個滑軌之間設置有灌封板,灌封板的表面陣列分布有線圈本體,灌封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擋板,且線圈本體位于擋板內,工作臺的后端焊接有靠板,靠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頂板的內側壁開設有滑槽,頂板的內腔設有第一橫板;本發明陣列分布有多個噴頭,可以同時對多個線圈進行噴涂灌封膠,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灌封膠出現凝固的現象,同時,本發明在使用時,通過在噴頭之間設置有調距機構,可以根據實際線圈相互的距離,對噴頭進行調節,使得每個噴頭都能正對線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灌封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用于汽車空調線圈的自動灌封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空調線圈長時間直接裸露在空氣中,不易耐酸堿,且空氣中的水、油、塵等都易導致線圈老化和氧化,既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又大大縮短了線圈的使用壽命,所以人們常用環氧灌封膠將導電線圈灌封住,以隔絕空氣,達到防潮防水防油防塵,耐濕熱和大氣老化等的目的。
目前在工作時,都是通過噴頭一個一個對線圈進行噴涂灌封膠,極大地影響了灌封的效率,若是線圈較多,在對線圈噴涂完畢后,需要使用較長的時間,就這很可能導致,最開始噴涂的灌封膠已經開始凝固,給灌封帶來極大地困擾。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汽車空調線圈的自動灌封系統,本發明陣列分布有多個噴頭,可以同時對多個線圈進行噴涂灌封膠,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灌封膠出現凝固的現象;
同時,本發明在使用時,通過在噴頭之間設置有調距機構,可以根據實際線圈相互的距離,對噴頭進行調節,使得每個噴頭都能正對線圈。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汽車空調線圈的自動灌封系統,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頂部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滑軌,兩個滑軌之間設置有灌封板,灌封板的表面陣列分布有線圈本體,灌封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擋板,且線圈本體位于擋板內;
所述工作臺的后端焊接有靠板,靠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頂板的內側壁開設有滑槽,頂板的內腔設有第一橫板,第一橫板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滑塊,且第一橫板通過限位滑塊與頂板滑動連接,頂板的后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頂板的內腔轉動連接有絲杠,絲杠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滑桿,且第一橫板套設于絲杠與固定滑桿的表面,且第一橫板與絲杠螺紋相連;
所述第一橫板的頂部設置有液壓缸,第一橫板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橫板,且液壓缸的活動端貫穿第一橫板與第二橫板固定連接,第二橫板的底部設置有第三橫板,第三橫板的兩端均焊接有立柱,且第三橫板通過立柱與第二橫板固定連接,第三橫板的內腔陣列分布有多個移動滑塊,移動滑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噴頭,第三橫板的一端內設置有氣缸,且氣缸的活動端與靠近氣缸的一個移動滑塊固定連接,靠板內嵌有儲料箱,噴頭的頂端連接有導管,且噴頭通過導管與儲料箱相連,每兩個相鄰的移動滑塊之間設置有調距機構,移動滑塊的頂端且兩個立柱之間設置有限位滑桿,調距機構套設于限位滑桿的表面;
所述第二橫板的表面設置有傳動機構,傳動機構的一側設置有驅動機構,傳動機構的底部貫穿第二橫板并向下延伸,限位滑桿的兩端與傳動機構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調距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活動桿,兩個第一活動桿分別與兩側的移動滑塊鉸接,兩個第一活動桿遠離移動滑塊的一端相互鉸接,第一活動桿相互鉸接的一端頂部設置有第二活動桿,第二活動桿套設于限位滑桿的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調距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活動桿,兩個第一活動桿分別與兩側的移動滑塊鉸接,兩個第一活動桿遠離移動滑塊的一端相互鉸接,第一活動桿相互鉸接的一端頂部設置有第二活動桿,第二活動桿套設于限位滑桿的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合博機電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合博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897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神經網絡的無人船控制方法及其系統
- 下一篇:一種VR游戲信息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