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人船編排防撞及聯結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8695.6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9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余天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洲(鹽城)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43/18 | 分類號: | B63B43/18;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盛鑫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59 | 代理人: | 劉燕芝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鹽南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 編排 聯結 機構 | ||
本發明涉及無人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人船編排防撞及聯結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結構簡陋,沒有注重防護結構,當無人船在執行任務時,可能會誤碰到礁石造成船體的損壞的問題。一種無人船編排防撞及聯結機構,包括無人船主體、防撞機構和連接機構,所述無人船主體的表面安裝有防撞機構,所述插桿遠離卡板的一端皆固定連接有按板。本發明避免了因撞擊力度過大對無人船主體造成損壞的情況,提高了無人船的使用壽命,為用戶減少了維修的費用,從而為用戶減少了經濟上的損失,減少了用戶安裝和拆卸防撞機構的時間,提高了用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該裝置的實用性,并且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人船編排防撞及聯結機構。
背景技術
無人船是一種可以無需遙控,借助精確衛星定位和自身傳感即可按照預設任務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動水面機器人,英文縮寫為USV。
現階段的無人船通常結構簡陋,沒有注重防護結構,當無人船在執行任務時,可能會誤碰到礁石造成船體的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人船編排防撞及聯結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現階段的無人船通常結構簡陋,沒有注重防護結構,當無人船在執行任務時,可能會誤碰到礁石造成船體的損壞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人船編排防撞及聯結機構,包括無人船主體、防撞機構和連接機構,所述無人船主體的表面安裝有防撞機構,所述防撞機構包括緩沖氣囊,所述無人船主體的表面套設有緩沖氣囊,所述緩沖氣囊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腐層,所述無人船主體的左端安裝有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卡板,所述無人船主體左端的前后兩側皆固定連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相互遠離的一端皆開設有插槽,所述緩沖氣囊的兩端皆固定連接有插塊,且插塊相互靠近的一端皆延伸至插槽的內部,所述插塊的上下兩端皆開設有彈簧槽,所述卡板的上下兩端皆開設有卡槽,且卡槽皆與插槽相連通,所述彈簧槽的內部皆設置有卡塊,且卡塊靠近卡槽的一端皆延伸至卡槽的內部,所述卡槽遠離卡塊的一端皆插設有插桿,所述插桿的表面皆套設有定位倉,且定位倉靠近卡板的一端皆與卡板固定連接,所述插桿遠離卡板的一端皆固定連接有按板。
優選的,所述彈簧槽的內部皆設置有第一彈簧,且第一彈簧的一端皆與彈簧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皆與卡塊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卡塊的兩側皆固定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彈簧槽內壁的兩側皆開設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皆與第一滑塊相互配合。
優選的,所述卡塊遠離緩沖氣囊的一端皆呈斜面,所述卡塊靠近卡板的一端皆與卡槽相抵觸。
優選的,所述插桿的表面套設有第二彈簧,且第二彈簧的一端皆與按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皆與卡板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按板的兩側皆固定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定位倉內壁的兩側皆開設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皆與第二滑塊相互配合。
本發明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主題,通過設置了防撞機構,當該裝置在海洋上執行任務誤碰到礁石時,通過緩沖氣囊對減少了礁石與無人船主體之間發生的撞擊力,從而避免了因撞擊力度過大對無人船主體造成損壞的情況,提高了無人船主體的使用壽命,為用戶減少了維修的費用,從而為用戶減少了經濟上的損失。
2、該主題,通過設置了連接機構,當用戶需要對防撞機構進行安裝時,用戶將插塊插入插槽的內部,使得卡塊移動至卡槽的內部,通過卡塊與卡槽內壁之間的相互抵觸,對插塊的位置進行固定,從而完成安裝,當用戶需要對防撞機構進行拆卸時,用戶按動按板,使得卡塊移動出卡槽的內部,便可將插塊移動出插槽的內部,從而完成拆卸,簡單又快捷,減少了用戶安裝和拆卸防撞機構的時間,提高了用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該裝置的實用性,并且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洲(鹽城)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云洲(鹽城)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86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