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安裝裙板密封件的固定支架及其成型工藝、裙板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64784.3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49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曹亞周;趙紅偉;曹鑫;劉克健;陳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34 | 分類號: | B29C70/34;B29C70/44;B29C70/54;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帶娣 |
| 地址: | 26611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安裝 密封件 固定 支架 及其 成型 工藝 組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安裝裙板密封件的固定支架及其成型工藝、裙板組件,固定支架是在與其安裝固定的裙板成型模具中通過鋪層工藝成型,固定支架與裙板共用成型模具,這樣無需專門設置固定支架的成型模具,借助裙板成型模具即可成型固定支架,避免再次開模,大大降低固定支架成型成本;并且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的鋪貼零層為裙板成型模具成型裙板的第二固定面的型腔表面,這樣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二者成型后外輪廓基本相同,固定支架成型后無需再次煨彎,不僅能夠簡化工藝,而且能夠提高固定支架完全、拉伸強度,同時有利于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裝配時完全貼合,避免后期二者因貼合度不高發生脫粘、分離等質量問題,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車輛的零部件成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安裝裙板密封件的固定支架及其成型工藝、裙板組件。
背景技術
軌道車輛的設備艙上通常安裝有裙板,裙板的一側與設備艙骨架鉸接,另一端能夠相對鉸接端打開或關閉。為了實現裙板與設備艙骨架閉合時的密封性,裙板打開端部通常與設備艙骨架之間通過彈性密封部件密封接觸。
當前,裙板和設備艙骨架之間通常通過密封橡膠接觸密封?,F有技術中裙板的內側壁通常設置有固定滑槽,用于固定密封橡膠。為了減小車輛運行阻力及車輛外觀設計需求,裙板通常為弧形板,因此固定滑槽與裙板的固定面也最好為弧形。當前固定滑槽為PVC制品,需要根據圖紙尺寸進行煨彎,使其與裙板密貼進行粘接,從而固定密封橡膠。
在固定滑槽煨彎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復合材料的裙板和PCV件粘接界面力不足,長時間使用會存在PVC老化脫膠問題;
2.因裙板彎曲弧度較大,PVC制品煨彎后,尺寸偏差較大;
3.PVC成型模具設計及開模制作周期長、費用高等。
目前的解決方法是:使用鉚釘在局部進行拉鉚固定,對貼合不好的PVC件進行二次煨彎,但是這種方法需在復材裙板上打孔破壞,且工藝周期增長。
因此,如何克服至少上述缺陷之一,是本領域內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安裝裙板密封件的固定支架成型工藝,預先準備成型固定支架所需的復合材料,將所述復合材料在裙板成型模具型腔內部通過鋪層工藝鋪設成型固定支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的鋪貼零層為所述裙板成型模具成型所述裙板的第二固定面的型腔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面和所述第二固定面配合安裝固定。
本文中固定支架是在與其安裝固定的裙板成型模具中通過鋪層工藝成型,即固定支架與裙板共用成型模具,這樣無需專門設置固定支架的成型模具,借助裙板成型模具即可成型固定支架,避免再次開模,大大降低固定支架成型成本;并且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的鋪貼零層為裙板成型模具成型裙板的第二固定面的型腔表面,這樣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二者成型后外輪廓基本相同,固定支架成型后無需再次煨彎,不僅能夠簡化工藝,而且能夠提高固定支架完全、拉伸強度,同時有利于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裝配時完全貼合,避免后期二者因貼合度不高發生脫粘、分離等質量問題,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
可選的,在進行復合材料鋪設之前,還預先準備墊塊并將墊塊放置于所述裙板成型模具型腔內部,放置后所述墊塊高于所述裙板成型模具成型所述裙板的第一固定面的表面;
鋪設時,所述復合材料以所述裙板成型模具成型所述裙板的第二固定面的型腔表面和所述墊塊外表面為零層鋪層面進行鋪設成型所述固定支架;其中所述復合材料以所述墊塊外表面為零層鋪層面鋪設形成的至少部分主體與密封件配合安裝。
可選的,所述墊塊為板狀,成型后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立壁、第二立壁、連接于所述第一立壁和所述第二立壁之間的橫壁,所述第一立壁以所述裙板成型模具成型所述裙板的第二固定面的型腔表面為零層鋪層面鋪設成型,所述橫壁和所述第二立壁以所述墊塊為零層鋪層面鋪設成型,其中,所述第二立壁與所述密封件配合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478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