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戶請求響應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62731.8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226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治國;張洋;董文儲;李美超;孫玉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51 | 分類號: | H04L67/51;H04L67/52;H04L67/54;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輝;闞梓瑄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戶 請求 響應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設備 | ||
1.一種用戶請求響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銀行網點基于智能手表的調度管理系統,包括:
當接收到一類終端發送的用戶請求時,根據所述用戶請求向多個二類終端發送提醒消息;其中,所述一類終端為銀行網點的用戶終端或者用戶持有的移動終端,所述多個二類終端為多個客戶經理分別持有的智能手表/手環/手機;
在預設時長內接收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消息回執;
根據預設規則從所述消息回執中選取目標消息回執;
將所述目標消息回執對應的二類終端作為目標二類終端,確定根據所述目標二類終端對所述用戶請求進行響應;
其中,將所述目標消息回執對應的二類終端作為目標二類終端,確定根據所述目標二類終端對所述用戶請求進行響應,包括:
確定所述目標消息回執對應的目標二類終端ID,根據所述目標二類終端ID生成反饋消息,并向一類終端發送反饋消息,以實現對于所述用戶請求的響應;
其中,還包括:
所述一類終端接收所述反饋消息并輸出選擇界面,所述選擇界面用于展示所述目標二類終端ID對應的月度評分/季度評分/年度評分以及消息內容;
檢測用戶作用于至少一個目標二類終端ID的操作,以確定出選定的心儀ID,向所述心儀ID發送用于表示被選中的提示信息;
其中,根據所述用戶請求向多個二類終端發送提醒消息,包括:
確定所述用戶請求對應的業務類型;
從所述多個二類終端中確定與所述業務類型匹配的參考二類終端;
查詢所述參考二類終端對應的當前狀態;其中,所述當前狀態至少包括忙碌狀態和空閑狀態;
將處于所述空閑狀態的參考二類終端確定為空閑二類終端;
根據熟悉度對所述空閑二類終端進行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向排序結果中第一順序位的當前位置對應的空閑二類終端發送提醒消息;其中,熟悉度與服務用戶的次數呈正相關的關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目標消息回執對應的二類終端作為目標二類終端,確定根據所述目標二類終端對所述用戶請求進行響應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向所述空閑二類終端中除所述目標二類終端之外的其他空閑二類終端發送任務領取失敗回執;
向所述目標二類終端發送任務領取成功回執,以使得所述目標二類終端由所述空閑狀態切換為所述忙碌狀態,直到接收到用于表示咨詢結束的提示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預設時長內接收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消息回執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空閑二類終端接收所述提醒消息,并展示包含所述提醒消息的任務領取界面,若所述空閑二類終端檢測到針對所述任務領取界面中接受控件的用戶操作,則向服務器返回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消息回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務領取界面中還包括任務領取倒計時展示區域、所述用戶請求對應的觸發時間、所述用戶請求對應的業務類型、所述用戶請求對應的觸發位置、所述用戶請求對應的觸發位置、一類終端編號中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目標消息回執對應的二類終端作為目標二類終端,確定根據所述目標二類終端對所述用戶請求進行響應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所述目標二類終端接收到新提醒消息且處于所述忙碌狀態,所述目標二類終端展示包含所述新提醒消息的所述任務領取界面;其中,所述任務領取界面還包括用于提示結束當前任務的提示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目標消息回執對應的二類終端作為目標二類終端,確定根據所述目標二類終端對所述用戶請求進行響應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所述目標二類終端接收到新提醒消息且處于所述忙碌狀態,將所述新提醒消息加入待處理隊列,直到所述目標二類終端由所述忙碌狀態切換至所述空閑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規則包括:將消息發送時間與所述觸發時間之間差值最小的消息回執確定為所述目標消息回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273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