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肝解酒飲品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1926.0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4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何秀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象山何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02 | 分類號: | A23L2/02;A23L33/10;A23L33/105 |
| 代理公司: | 寧波甬恒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鄭哲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酒 飲品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保肝解酒飲品及其制備方法,該飲品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原料:麒麟菜5~20份,猴頭菇5~20份,低聚異麥芽糖液1~10份,葛根30~100份,大豆肽1~10份,山梨糖醇1~5份,硬脂酸鎂5~20份,殼聚糖1~5份,果蔬汁1~10份,功能助劑10~50份,食品添加劑1~2份,水100~500份。從而有效提升肝臟解酒酵素的活性,補充滋養與修復肝臟的成分,實現快速解酒的同時保護肝臟。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藥品、食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保肝解酒飲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含酒精(乙醇)飲料的消耗量也在增加,成人酒精中毒的發生率也相應升高,而長期飲酒會造成全身多系統的損傷,尤其對胃腸道、肝臟損傷更為明顯,酒精可直接或間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酒精中毒性肝硬化。肝臟是人體代謝解毒最重要的器官,也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中轉樞紐,調控身體幾乎所有的代謝。
酒精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還原型輔酶Ⅰ(NADH)使細胞內氧化還原比增高,在肝細胞內受細胞微粒體氧化系統作用,引起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造成肝損害。當酒精被吸收后,進入細胞,然后轉化為乙醛,而乙醛具有強烈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和毒性,可使肝細胞核、細胞質發生變性,肝小葉周圍有脂肪顆粒彌漫性沉著破壞肝細胞結構及功能。通過乙醛脫氫酶將乙醛轉化成乙酸,乙酸沒有毒,很容易被利用得以為身體提供能量,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然而,人類對酒精耐受性有種族和個體的差異,分解速度也不同,經常導致過多的乙醛進入血液循環,對人體器官和功能造成極大的損傷。因此,現有解酒方法重在減緩乙醇氧化成乙醛的過程而控制酒精代謝,使之只產生少量乙醛,同時,加快乙醛分解成乙酸,最后變成水和二氧化碳。
目前,國內外解酒制品多為單純興奮劑,進入機體后能產生類皮質激素的應激效應,用于中和乙醛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而無法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肝解酒飲品及其制備方法,提升肝臟解酒酵素的活性,補充滋養與修復肝臟的成分,實現快速解酒的同時保護肝臟。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保肝解酒飲品,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原料:麒麟菜5~20份,猴頭菇5~20份,低聚異麥芽糖液1~10份,葛根30~100份,大豆肽1~10份,山梨糖醇1~5份,硬脂酸鎂5~20份,殼聚糖1~5份,果蔬汁1~10份,功能助劑10~50份,食品添加劑1~2份,水100~500份。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功能助劑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原料:魚膠原蛋白粉5~20份、姜黃素1~10份、黃金蜆4~20份。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保肝解酒飲品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原料:麒麟菜8~12份,猴頭菇8~12份,低聚異麥芽糖液4~6份,葛根50~70份,大豆肽4~6份,山梨糖醇2~4份,硬脂酸鎂8~12份,殼聚糖1~3份,果蔬汁1~5份,魚膠原蛋白粉7~13份、姜黃素3~7份、黃金蜆6~11份,食品添加劑1~2份,水200~300份。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保肝解酒飲品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原料:麒麟菜10份,猴頭菇12份,低聚異麥芽糖液4份,葛根65份,大豆肽5份,山梨糖醇3份,硬脂酸鎂9份,殼聚糖2份,果蔬汁2份,魚膠原蛋白粉10份、姜黃素6份、黃金蜆8份,食品添加劑2份,水300份。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保肝解酒飲品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原料:麒麟菜12份,猴頭菇10份,低聚異麥芽糖液5份,葛根60份,大豆肽6份,山梨糖醇3份,硬脂酸鎂10份,殼聚糖2份,果蔬汁1份,魚膠原蛋白粉8份、姜黃素5份、黃金蜆10份,食品添加劑2份,水200份。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果蔬汁選自藍莓、柚子、桑葚、猴頭菇、蘋果、雪梨、石榴、菠蘿、香蕉、草莓、山楂、奇異果、火龍果、檸檬、橘子、紅葡萄、烏梅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食品添加劑選自瓜爾膠、菠蘿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象山何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象山何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19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