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及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60835.5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52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冰;朱寶全;李欣蔚;胡茂宇;張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 地址: | 150036 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汽車尾氣 插入 尾氣 監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氣機構、汽車尾氣檢測儀、數據發射器和車載數據顯示器,所述集氣機構包括集氣部、漲緊部和調節部;所述集氣機構上開設有供汽車尾氣通暢流通的中心尾氣貫通通道,所述集氣部包括相連通的儲氣腔和進氣腔,所述儲氣腔位于汽車尾氣管的外部,所述儲氣腔設置有出氣口,所述進氣腔的一端插入所述汽車尾氣管的內部,所述進氣腔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均布的進氣孔,所述進氣孔與所述中心尾氣貫通通道相連通;所述漲緊部包括用于與汽車尾氣管內壁相擠壓的環形漲緊板,所述環形漲緊板與所述進氣腔的一端端部的外沿相連接;所述調節部包括調節板和彈性復位件,所述調節板的一端伸出所述進氣腔的外側,且設置有阻氣翼緣,所述調節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進氣腔的內壁進氣區域內,且所述調節板的外壁與所述進氣腔的內壁相貼合,所述彈性復位件的一端與所述進氣腔的一端端部的內沿相連接,所述彈性復位件的另一端與所述阻氣翼緣相連接;所述汽車尾氣檢測儀的探頭設置在所述儲氣腔的出氣口處,所述汽車尾氣檢測儀與所述數據發射器電連接,所述數據發射器與設置在駕駛室內的所述車載數據顯示器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腔為環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氣腔與所述進氣腔呈T型結構連接,所述儲氣腔的外徑大于所述進氣腔的外徑,且所述儲氣腔可與所述汽車尾氣管相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漲緊板為錐形結構,所述錐形結構的大直徑段與所述進氣腔的一端端部固定連接,且所述錐形結構的大直徑段與所述汽車尾氣管呈擠壓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漲緊板包括環形基板以及與所述環形基板相鉸接的外張卡板,所述環形基板與所述進氣腔的一端端部的外沿相連接,所述環形基板與所述外張卡板之間通過扭簧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的行程長度小于所述進氣腔的內壁長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復位件為彈簧或金屬波紋管。
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氣翼緣的迎風面呈波浪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氣翼緣的中部與所述調節板的一端端部相連接。
10.一種應用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用于汽車尾氣管的插入式尾氣監測裝置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準備工作:選用符合汽車尾氣管形狀的零部件,隨后將集氣機構中集氣部、漲緊部和調節部進行組裝,然后將集氣機構安裝在汽車尾氣管上,其安裝方式為:手持集氣部的一端,將調節部、漲緊部隨著集氣部的另一端插入汽車尾氣管內,并通過漲緊部與汽車尾氣管內壁的擠壓作用完成固定;并將汽車尾氣檢測儀、數據發射器和車載數據顯示器進行電聯接,其中,汽車尾氣檢測儀、數據發射器安裝在集氣部上或汽車尾氣管上或汽車車體上;
尾氣監測工作:當汽車啟動時汽車尾氣檢測儀隨之啟動,汽車尾氣管中的一部分尾氣通過進氣孔進入進氣腔內,并匯集至儲氣腔,隨后被汽車尾氣檢測儀的探頭檢測,并通過數據發射器將檢測數據傳送給車載數據顯示器,使駕駛員隨時能夠了解自己所駕駛汽車尾氣排放狀況;當汽車尾氣的排放量以及流動速度驟增時,調節部的阻氣翼緣將被氣流推動,調節板隨之運動,并逐漸封堵進氣腔的進氣孔,減小進氣腔的進氣量,當汽車尾氣的排放量以及流動速度恢復平穩時,調節板在彈性復位件的作用下復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林業大學,未經東北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083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