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電梯安全鉗的試驗裝置及其應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7346.4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8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愛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6B5/04 | 分類號: | B66B5/04;B66B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贏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韓松 |
| 地址: | 20162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電梯 安全 試驗裝置 及其 應用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速電梯安全鉗的試驗裝置及其應用方法,試驗裝置包括水平坑道、形同電梯轎廂的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以及用于承載并驅動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的板車;水平坑道內布置有板車,板車上設有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待測試的電梯安全鉗固定在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上;水平坑道的側壁上架設有電梯導軌;水平坑道內還設有用于監測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速度且與電梯安全鉗連接的電梯限速器。本發明采用水平布置的形式,其建設成本低,突破了目前高速電梯安全鉗測試領域的高投入的現狀;其安全性好,安裝、調試及觀察的便捷性更好;由于沒有樓層隔板等障礙,工作效率更高;采用板車運載實驗臺架,驅動技術純熟,能夠實現更高的速度,應用前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梯安全鉗的研究開發和性能測試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速電梯安全鉗的試驗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電梯技術水平的進步,以及越來越多的摩天高樓對高速電梯的旺盛需求,電梯的設計速度和實際運行速度在不斷提高。在上世紀后期,全球運行速度最快的電梯大多出現在日本,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電梯最高速度從1968年的300m/min提高到1974年的540m/min,然后又提升到了1993年的810m/min。進入21世紀以后,超高速電梯開始出現在中國臺灣、中國大陸和中東地區。目前,上海中心大廈和廣州東塔配置的超高速電梯瞬時速度可以達到1200m/min,為當今之最。
不言而喻,高速電梯的運行安全性最為重要,即使在極其緊急的情況下(譬如懸掛部件斷裂時),電梯系統的安全保護裝置也應當發揮可靠作用,保證轎廂內乘客安全。安全鉗是電梯安全保護裝置中最關鍵的部件,它與限速器聯動,實現電梯失控和超速的保護作用,是防止電梯轎廂墜落的最后一道屏障。典型的高速電梯安全鉗由鉗體、鉗塊、壓緊彈簧等主要元件組成,安全鉗動作時,鉗塊與導軌之間產生強大摩擦力使轎廂制停。
高速電梯安全鉗的研究開發具有很大難度,涉及較多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方法,因此需要經過大量的探索性試驗。同時由于電梯安全鉗是極為重要的安全部件,當新產品開發完成以后,樣機需經過十分嚴苛的可靠性測試;此外,在產品上市以前還要通過嚴格的型式試驗。目前,針對電梯安全鉗的性能測試大多是在電梯試驗塔上完成。為了開發更高速的電梯產品,近年來電梯試驗塔的高度也是越建越高。根據行業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最高的電梯試驗塔高度達到了300m,投資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除了電梯試驗塔的建造費用高以外,在垂直電梯試驗塔上開展安全鉗試驗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和技術上的缺憾。首先,電梯試驗塔內的井道很深,光線也不夠明亮,試驗人員安裝調試實驗樣機,以及布置傳感器、數據線等實驗裝置的時候極不方便,有墜落和剪切的危險。其次,電梯塔內不同樓層的試驗人員之間存在樓板和墻體等物理阻隔,人員之間的目視、通話、聯絡、預警等配合都非常不便,配合不當不但影響工作效率,而且可能會導致安全問題。再次,電梯塔封閉井道內的電梯安全鉗裝設在轎廂底部側面,人員難以接近,開展安全鉗試驗時,人員在井道外根本無法直接觀察摩擦制動實驗現象。最后,電梯安全鉗試驗完成以后,需要對電梯安全鉗、轎廂等部件進行復位,必要時還需更換電梯導軌,電梯塔內進行相關操作都極為不便。綜上所述,目前廣泛采用的基于垂直電梯試驗塔的電梯安全鉗試驗方法及裝置還存在諸多技術問題亟待解決。
因此,開發一種能夠克服以上缺陷的高速電梯安全鉗的試驗裝置極具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費用高且操作使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以上缺陷的高速電梯安全鉗的試驗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速電梯安全鉗的試驗裝置,包括水平坑道、形同電梯轎廂的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以及用于承載并驅動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的板車;
所述水平坑道內布置有板車,板車的運動方向與水平坑道的長度方向相同,板車上固定布置有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待測試的電梯安全鉗固定在電梯安全鉗實驗臺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未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73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軍工平板電腦
- 下一篇:一種桌面空氣幕動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