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道保持功能失效分析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1030.4 | 申請日: | 2020-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9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德;周風明;郝江波;錢金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光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武漢藍寶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王振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區光谷軟***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道 保持 功能 失效 分析 方法 系統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車道保持功能失效分析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方法包括:檢測車道保持功能的失效場景;當失效場景為車輛在高速路出口且車道保持功能異常時,對車道線進行識別,并得到對車道線的識別類別;當車道線的識別類別為誤識別時,分析車輛經過高速路出口時,路面狀況對車輛行駛的影響類型以及影響嚴重程度級別;對于其它的失效場景,分析車道保持功能異常的原因類型。本申請實施例能夠根據檢測到的數據自動化分析車道保持功能異常時,路面狀況對車輛的影響以及嚴重程度級別,以及分析車道保持功能異常發生的原因,相比原始的主觀判斷和手動分析,節約了大量時間,且分析結果更加準確。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汽車自動駕駛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道保持功能失效 分析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逐漸普及,汽車輔助駕駛功能越來越多的出現 在人們的生活中。其中車道保持駕駛輔助系統依靠攝像頭判斷車輛和 車道線的關系來主動糾正車身的偏離,該功能的普及大大的減少了交 通事故的發生,為人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車道保持功能主要適用于單調的高速路或者擁堵的交通道路,該 功能可以較好地解放人們的雙手。但是由于道路環境的復雜和不同產 商在功能上的實現差異,該車道保持功能會存在不同的失效問題。
對于車道功能失效場景的分析方法卻比較少,失效分析有助于幫 助開發人員迅速發現問題,快速閉環,讓問題及時解決,因此,亟需 對車道保持功能失效進行分析。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道保持功能失效分析方法、系統、電 子設備及存儲介質,用于車道保持功能失效的原因和對車輛的影響進 行自動化分析。
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車道保持功能失效分析方 法,包括:檢測車道保持功能的失效場景;當所述失效場景為車輛在 高速路出口且車道保持功能異常時,對車道線進行識別,得到對車道 線的識別類別;當車道線的識別類別為誤識別時,分析車輛經過高速 路出口時,路面狀況對車輛行駛的影響類型以及影響嚴重程度級別; 對于其它的失效場景,分析車道保持功能異常的原因類型。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例中,所述失效場景至少包括車道線清晰但車 道保持功能斷開、出隧道時車輛保持功能斷開、遇到特色車道線時車 道保持功能斷開和在高速路時車道保持功能異常,所述在高速路時車 道保持功能異常的失效場景至少包括車輛在高速路出口且車道保持功 能異常。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例中,所述對車道線進行識別,并得到對車道 線的識別類型包括:根據攝像頭識別的車道線和道路的實際車道線的 相對關系,確定車道線的識別類別。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例中,所述車道線的識別類別為六種類別,分 別為識別到完整的車道線、只識別到左右車道線中的一條或未識別到 車道線、左邊識別到了完整車道線但右邊識別到的車道線的長度只有 左邊識別到的車道線的車道線長度的一半且右邊識別到的車道線到高 速路出口近端截止、左邊識別到完整的車道線但右邊識別到的車道線 向高速路出口近端延伸、左邊識別到完整的車道線但右邊識別的車道 線長度只有左邊識別到的車道線長度的一半且右邊識別到的車道線在 高速路出口遠端截止和左邊識別到完整車道線但右邊識別到的車道線 向高速出口遠端延伸;其中,所述識別到完整的車道線為車道線識別 正常,其它為誤識別。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例中,所述當車道線的識別類別為誤識別時, 分析車輛經過高速路出口時,路面狀況對車輛行駛的影響類型以及影 響嚴重程度級別包括:當車道線的識別類型為誤識別時,根據場景信 息分析車輛經過高速出口時路面狀況對車輛行駛的影響類型;根據信 號信息分析路面狀況對車輛的影響嚴重程度級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光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光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10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