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匣缽視覺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8867.3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52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姚軼緯;李桂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陸達包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B07C5/36;B07C5/02;B07C5/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匣缽 視覺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匣缽視覺檢測裝置,包括:輸送單元,用于沿預設輸送方向輸送匣缽,在其輸送路徑上形成有檢測區域;檢測單元,與檢測區域相對應地設置,用于對位于檢測區域的匣缽進行視覺檢測處理,通過輸送單元將匣缽輸送至檢測區域,通過頂升單元將匣缽頂升以脫離輸送單元直至達到預設高度位置,此時匣缽與檢測單元處于相對應的位置,通過檢測單元對匣缽進行視覺檢測處理從而判斷出匣缽的質量是否合格,檢測完成后,頂升單元下降使匣缽轉移至輸送單元上繼續進行輸送,通過以上過程完成匣缽質量的自動化檢測,而且整個的檢測流程高效準確,而且應用在自動化生產線中,能夠大幅度提高自動化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自動化生產線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匣缽視覺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匣缽是一種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窯具,用于盛裝粉體物料進入窯爐內進行燒制,然后由匣缽盛裝粉體材料一并出窯爐,在對匣缽內的粉體物料進行破塊處理后,將粉體物料倒出匣缽,而空的匣缽經過清掃后再次進行裝料與燒制。整個窯爐燒制產線中,匣缽是屬于循環使用的裝料容器,由于燒制過程中受高溫影響,使匣缽頻繁受到驟冷驟熱,以及物料本身可能會對匣缽產生的影響,導致匣缽的使用壽命較短,容易出現裂紋、缺損、起皮掉渣、物料大塊殘留等多種情況,而這種匣缽將不可再使用進行裝料與燒制。
現有大多通過人工定期檢查匣缽的質量,或者在輥道爐使用中的匣缽的檢測主要依靠人工用眼去觀察匣缽外觀,輥道爐周邊的環境溫度較高且每天24小時不停的運轉,單純依靠人工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去檢測匣缽好壞,容易造成誤判和漏判,且成本高,效率低,易造成不良品的產生和材料的浪費。而且,若質量不合格的匣缽進入窯爐內燒制,將產生很大危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視覺檢測方式自動化、高效、準確地實現對匣缽質量進行檢測與處理的匣缽視覺檢測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匣缽視覺檢測裝置,用于對匣缽進行質量檢測,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單元,用于沿預設輸送方向輸送所述匣缽,在其輸送路徑上形成有檢測區域;
檢測單元,與所述檢測區域相對應地設置,用于對位于所述檢測區域的所述匣缽進行視覺檢測處理。
在本發明提供的匣缽視覺檢測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還包括:
頂升單元,與所述檢測區域相對應地設置在所述輸送單元的下方,并且可貫穿所述輸送單元升降設置,用于將所述匣缽頂升至脫離所述輸送單元,
所述檢測單元位于所述輸送單元的上方,并且與被頂升的所述匣缽相對應設置。
在本發明提供的匣缽視覺檢測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所述輸送單元包括復數個第一輸送輥以及復數個第二輸送輥,
所述復數個第二輸送輥成對且相對向設置,所述復數個第一輸送輥設置在所述復數個第二輸送輥的兩側,使所述復數個第一輸送輥和所述復數個第二輸送輥之間形成所述檢測區域,
所述頂升單元設置在所述檢測區域的正下方并且可由所述檢測區域貫穿伸出從而頂升對應的所述匣缽。
在本發明提供的匣缽視覺檢測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所述檢測單元包括朝向被頂升的所述匣缽設置以進行圖像采集的至少一個采集部以及與所述至少一個采集部相連接的圖像處理部。
在本發明提供的匣缽視覺檢測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用于驅動被頂升的所述匣缽旋轉的旋轉機構。
在本發明提供的匣缽視覺檢測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所述頂升單元包括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機構以及固定在所述升降機構朝向所述輸送單元的頂面上的頂升板,
所述旋轉機構設置在所述底座與所述升降機構之間,從而帶動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頂升板同步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陸達包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陸達包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88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