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凝土攪拌車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44320.6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6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鵬程;蔡連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靖江市恒生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16 | 分類號: | B28C5/16;B28C5/42;B28C7/04;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攪拌 廢水 回收 再利用 系統 | ||
1.一種混凝土攪拌車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包括用于收集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清洗液的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底部設置有用于將沉淀的泥沙進行收集的傳送件(2),所述沉淀池(1)靠近頂部的側壁上連通有清水池(3),所述清水池(3)內設置有攪拌軸(4),所述攪拌軸(4)轉動設置于所述清水池(3)的底部,所述清水池(3)的側壁連接有排液總管(5),所述排液總管(5)上設置有驅動攪拌軸(4)轉動的驅動裝置(6),所述清水池(3)連接有計量泵(7);
所述驅動裝置(6)包括砂漿泵(61)、若干攪拌葉片(62)和第一排液管(63),所述砂漿泵(61)固定于排液總管(5)遠離清水池(3)的一端,若干所述攪拌葉片(62)均固定于攪拌軸(4)上,所述攪拌軸(4)靠近清水池(3)的底部設置有攪拌槳(41);
所述第一排液管(63)與砂漿泵(61)連接,所述第一排液管(63)遠離砂漿泵(61)的一端朝向攪拌葉片(62)設置,若干所述攪拌葉片(62)由第一排液管(63)排出的液體沖擊轉動;
所述清水池(3)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頂板(31),所述攪拌軸(4)朝向第二頂板(31)的一端轉動穿設于第二頂板(31)上,所述第二頂板(31)遠離攪拌葉片(62)的一面設置有電機(42),所述第二頂板(31)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電機(42)啟停的控制組件(43);
所述控制組件(43)包括控制板(431)和控制桿(432),所述第一排液管(63)上開設有安裝孔(434),所述安裝孔(434)位于第一排液管(63)朝向第二頂板(31)的一側,所述控制板(431)置于安裝孔(434)內,所述控制板(431)與第一排液管(63)鉸接,所述控制桿(432)設置于控制板(431)朝向第二頂板(31)的一面,所述第二頂板(31)朝向第一排液管(63)的一面設置有控制電機(42)啟閉的開關(433),當水泥漿通過第一排液管(63)的時候,控制桿(432)遠離控制板(431)的一端與開關(433)相抵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攪拌車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攪拌葉片(62)均傾斜設置于攪拌軸(4)上,每個所述攪拌葉片(62)包括相互重疊設置的第一葉片(621)和第二葉片(622);
所述第一葉片(621)和第二葉片(622)的橫截面均設置為弧形,所述第一葉片(621)和第二葉片(622)相互扣合,所述第一葉片(621)和第二葉片(622)遠離攪拌軸(4)的一側通過圓弧連接;
所述第一葉片(621)靠近清水池(3)的底部設置,所述第一葉片(621)沿攪拌軸(4)的周向延伸設置有導流板(62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攪拌車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板(623)遠離攪拌軸(4)的側壁圓弧設置,所述導流板(623)遠離第一葉片(621)的一端形成尖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攪拌車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頂部設置有第一頂板(11),所述第一頂板(11)上連接有噴頭(8),所述噴頭(8)與砂漿泵(61)之間連接有第二排液管(64),所述第二排液管(64)與噴頭(8)連接;
所述砂漿泵(61)上設置有出液管(66),所述出液管(66)遠離清水池(3)的一端設置有固定塊(65);
所述砂漿泵(61)和固定塊(65)之間設置有滑動件,所述出液管(66)與第一排液管(63)相通,或者所述出液管(66)與第二排液管(64)相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靖江市恒生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靖江市恒生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432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