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輔助剎車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9027.0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33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軍;周斯加;關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善智城(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9/00 | 分類號: | B60Q9/00;B60W30/09 |
| 代理公司: | 溫州名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陳加利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新能源 汽車 智能 輔助 剎車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輔助剎車系統,包括處理器定位裝置、報警器和剎車輔助控制器;定位裝置獲取車輛的運動信息及位置信息;處理器根據運動信息及位置信息,計算出車輛與周圍車輛或道路之間的行駛間距,以及調整報警距離閾值和剎車距離閾值,且在判定出行駛間距小于調整后的剎車距離閾值時輸出剎車信號;或在判定出行駛間距大于調整后的剎車距離且小于調整后的報警距離閾值時輸出報警信號;報警器接收報警信號,進行報警;剎車輔助控制器接收剎車信號,對剎車系統進行制動,降低車速。實施本發明,能通過智能輔助技術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改進,從而有效的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輔助剎車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車輛行駛時,駕駛員常通過剎車系統來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并輔以其它傳統的安全技術(如安全帶、安全氣囊等)來進一步確保行駛安全性。
然而,車輛剎車時駕駛員需要一定反應時間,且車輛因慣性需要經過一段的距離才能完全停止下來,同時傳統的安全技術已經不足以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隨著人們對駕駛安全的需求,需要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改進,并通過智能輔助技術來有效的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輔助剎車系統及方法,能通過智能輔助技術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改進,從而有效的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輔助剎車系統,包括處理器,以及與所述處理器均相連的定位裝置、報警器和剎車輔助控制器;其中,
所述定位裝置,用于獲取車輛的運動信息及位置信息;
所述報警器,用于根據報警信號,進行報警;
所述剎車輔助控制器還與車輛的剎車系統相連,用于根據剎車信號,對所述車輛的剎車系統進行制動,用以降低所述車輛的車速;
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車輛的運動信息及位置信息,計算出所述車輛與周圍車輛或道路之間的行駛間距,以及調整報警距離閾值和剎車距離閾值,且在判定出所述行駛間距小于調整后的剎車距離閾值時輸出剎車信號;或在判定出所述行駛間距大于調整后的剎車距離且小于調整后的報警距離閾值時輸出報警信號。
其中、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輔助剎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用于獲取車輛定位信息的定位模塊以及用于獲取車輛運動信息的測量模塊;其中,
所述定位模塊包括雷達和攝像頭;
所述測量模塊包括車距傳感器和車速傳感器。
其中,所述攝像頭為雙目攝像頭。
其中,所述報警器為聲光報警器。
其中,所述報警距離閾值通過公式d=d0+d1+d2來表示,所述剎車距離閾值根據公式D=d1+d2來表示;其中,
d為所述報警距離閾值;D為所述報警距離閾值;d0為安全停車間距,其為固定值;d1為反應距離,且d1=Vit,Vi為所述車輛的實際車速,t為駕駛員反應時間并為固定值;d2為剎車距離,且φ為當前路面的附著系數。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剎車輔助方法,通過前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輔助剎車系統來提升車輛安全性能,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車輛的運動信息及位置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善智城(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善智城(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90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艾絨的制作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光電感應靜電除塵離子風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