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汽車用蓄電池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7768.5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01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一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一洋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9;H01M10/6551;H01M10/65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00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汽車 蓄電池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用蓄電池結構,包括封裝殼、前端蓋和后端蓋,所述前端蓋固定連接在封裝殼的一端上,所述后端蓋固定連接在封裝殼遠離前端蓋的一端上,所述封裝殼的內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四個支撐板。本發明借助十字形隔板將散熱風扇吹出的氣流分成四份并分別作用于散熱殼的四個側壁,通過加速空氣流通散失掉散熱殼吸收的熱量,以此實現對電池模組的快速冷卻,能夠根據電池模組各面產熱的不同,通過調整散熱風扇的角度,來實現散熱上的補償,從而能夠在對電池模組起到充分散熱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散熱風扇所需的工作功率,進而極大程度的降低不必要的能耗,節省用電消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用蓄電池結構。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城市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其中汽車尾氣污染正日益危害著人們的健康,隨著保護環境意識的提高,新能源電動汽車因其無污染的優點,開始被人們普及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新能源汽車是采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通過電池向電機提供電能,從而推動汽車行駛,蓄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
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用蓄電池在帶負載工作時會發熱,為了避免蓄電池溫度過高而發生爆炸等危險事故,蓄電池內一般會設置散熱風扇,但是電池模組在高負載工作時,由于各電池負載之間的微小差異以及放電過程中產熱不同積累所導致電池模組各部分發熱情況不同,而散熱風扇的功率必定是參照電池模組發熱量最大的一面來設定的,所以對于發熱量相對較低的其他三面而言,散熱風扇對其的散熱就超出了其實際所需,從而存在不必要的能耗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如: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用蓄電池在帶負載工作時會發熱,為了避免蓄電池溫度過高而發生爆炸等危險事故,蓄電池內一般會設置散熱風扇,但是電池模組在高負載工作時,由于各電池負載之間的微小差異以及放電過程中產熱不同積累所導致電池模組各部分發熱情況不同,而散熱風扇的功率必定是參照電池模組發熱量最大的一面來設定的,所以對于發熱量相對較低的其他三面而言,散熱風扇對其的散熱就超出了其實際所需,從而存在不必要的能耗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能源汽車用蓄電池結構,包括封裝殼、前端蓋和后端蓋,所述前端蓋固定連接在封裝殼的一端上,所述后端蓋固定連接在封裝殼遠離前端蓋的一端上,所述封裝殼的內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四個支撐板,四個所述支撐板遠離封裝殼的一端上均固定連接有散熱殼,所述散熱殼內設有電池模組,所述前端蓋內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轉動連接有曲面安裝環,所述曲面安裝環的內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四個固定桿,四個所述固定桿遠離曲面安裝環的一端之間固定連接有基座,所述基座遠離封裝殼的一端上設有散熱風扇,所述散熱殼靠近前端蓋的一端上固定連接有十字形隔板,所述散熱殼上設有反饋調節裝置,所述后端蓋上設有通風濾網。
優選地,所述反饋調節裝置包括四個呈對稱設置的空腔,四個所述空腔均設置在散熱殼內,所述散熱殼的外側壁上固定連接有與空腔連通的導管,所述導管呈彎折狀設置,所述導管遠離散熱殼的一端內滑動連接有滑桿,所述滑桿遠離導管的一端上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安裝板,兩個所述第一安裝板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固定桿靠近封裝殼的一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二安裝板,兩個所述第二安裝板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桿。
優選地,四個所述空腔互不連通,四個所述空腔內均設有低沸點蒸發液。
優選地,所述電池模組的兩外側壁與散熱殼的兩內側壁之間均設有導熱硅膠墊,所述導熱硅膠墊固定連接在散熱殼的內側壁上,所述導熱硅膠墊滑動連接在電池模組的外側壁上。
優選地,所述凹槽的形狀呈與球形相匹配的曲面設置,所述曲面安裝環的形狀與凹槽呈匹配設置。
優選地,所述凹槽的內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四個擋塊,四個所述擋塊均遠離封裝殼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一洋,未經劉一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77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濾除紅外探測器小熱源干擾的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流量表放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