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銀行客戶識別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1050.5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5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平凡;林熙南;楊儒良;陳前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吳學鋒;呂俊剛 |
| 地址: | 10081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銀行 客戶 識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銀行客戶識別方法及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接收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對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N模式進行人臉識別,從銀行后臺的人臉數據庫中匹配得到目標人臉;將目標人臉的人臉信息與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1模式進行人臉識別,當識別通過時,根據目標人臉確定待識別客戶的身份信息。利用1:N人臉識別模式進行識別后,再利用1:1人臉識別模式對識別的結果進行校驗,通過兩種識別模式的結合,能夠提高識別結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從而減少誤識率,提高銀行系統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銀行客戶識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銀行為了保證銀行系統的安全性,也采購并應用了業界先進的人臉識別算法,用于各業務場景中的客戶身份鑒別。但由于人臉識別唯一性的局限性缺陷,在進行1:N人臉識別客戶身份時,特別是在N2000的時候,誤識率會顯著增加,導致銀行系統的安全性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銀行客戶識別方法,用以減少誤識率,提高銀行系統的安全性,該方法包括:
接收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
對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N模式進行人臉識別,從銀行后臺的人臉數據庫中匹配得到目標人臉;
將目標人臉的人臉信息與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1模式進行人臉識別,當識別通過時,根據目標人臉確定待識別客戶的身份信息。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銀行客戶識別裝置,用以減少誤識率,提高銀行系統的安全性,該裝置包括:
人臉信息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
第一人臉識別模塊,用于對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N模式進行人臉識別,從銀行后臺的人臉數據庫中匹配得到目標人臉;
第一人臉信息核對模塊,用于利用第二人臉識別算法,將目標人臉的人臉信息與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1模式進行人臉識別,當識別通過時,根據目標人臉確定待識別客戶的身份信息。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銀行客戶識別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也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執行上述銀行客戶識別方法的計算機程序。
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接收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對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N模式進行人臉識別,從銀行后臺的人臉數據庫中匹配得到目標人臉;將目標人臉的人臉信息與待識別客戶的人臉信息,以1:1模式進行人臉識別,當識別通過時,根據目標人臉確定待識別客戶的身份信息。利用1:N人臉識別模式進行識別后,再利用1:1人臉識別模式對識別的結果進行校驗,通過兩種識別模式的結合,能夠提高識別結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從而減少誤識率,提高銀行系統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銀行客戶識別方法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銀行客戶識別方法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具體實施例中銀行客戶識別方法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銀行客戶識別裝置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銀行客戶識別裝置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10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