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油流通結構的驅動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0680.0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44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金埈暎;樸商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郭海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流通 結構 驅動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具有油流通結構的驅動系統,其中,在殼體中收集被攪動的油,所收集的油有效地分布到包括電動機和減速器的驅動結構中,從而順利地冷卻并潤滑相應的驅動結構。進一步地,能夠根據驅動結構是否處于低負載狀態或高負載狀態來調節油的水平面,從而改善潤滑和冷卻性能。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具有油流通結構的驅動系統,其中,在電動機裝置中的驅動結構操作時,用于冷卻和潤滑的油自動流通,并且根據驅動結構的狀態調節油的水平面。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全球關注環境問題,已經積極地進行著關于環保型車輛技術的研究,用以減少車輛廢氣排放并且改善燃料效率。環保型車輛的代表性示例為混合動力車輛和電動車輛。
這種環保型車輛裝配有作為動力源的電動機,其包括布置在電動機殼體的內部的中央的軸桿、具有永磁體的轉子芯部、將所述軸桿一體連接至轉子芯部的十字軸、布置在所述轉子芯部的外周的定子芯部和繞在所述定子芯部兩側的線圈。為了冷卻電動機,設置有油泵、冷卻油供應管線和冷卻油返回管線;所述油泵安裝在電動機殼體的外側表面上,并且布置成與所述軸桿共軸;所述冷卻油供應管線從油泵的出口延伸至十字軸的內側表面;所述冷卻油返回管線將填充有冷卻油的電動機殼體的底部表面連接至油泵的入口。
進一步地,當電動機設置有減速器時,額外設置用于冷卻減速器的結構。因此,電動機和減速器的冷卻結構變得復雜,其總體尺寸增加,導致難以制造緊湊的裝置。
背景技術部分中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于本申請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應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上述信息構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因此,本申請致力于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油流通結構的驅動系統,其中,在電動機裝置中的驅動結構操作時,用于冷卻和潤滑的油自動流通以進行冷卻和潤滑,并且根據驅動結構的狀態調節油的水平面。
根據本申請,為了能夠實現上述和其它目的,提供一種具有油流通結構的驅動系統,包括:第一殼體,其包括第一內部空間和第一儲液器,所述第一內部空間容納第一驅動結構并且儲存油,所述第一儲液器收集第一驅動結構所攪動的油;第二殼體,其與所述第一殼體的側部接合,所述第二殼體包括第二內部空間和第二儲液器,所述第二內部空間容納第二驅動結構并且與所述第一內部空間連通以與第一內部空間共用油,所述第二驅動結構設置成向所述第一驅動結構傳遞動力并從所述第一驅動結構接收動力,所述第二儲液器連接至所述第一儲液器以從第一儲液器接收油;第一閥,其設置成選擇性地允許油從所述第一儲液器流動至第二儲液器;第二閥,其設置成選擇性地允許油在所述第一內部空間與第二內部空間之間流動;控制器,其設置成控制所述第一閥和第二閥的打開程度,以調節所述第一內部空間和第二內部空間中的油量。
所述第一儲液器可以設置成與所述第一內部空間連通,從而使得其中收集的油供應到所述第一驅動結構;所述第二儲液器可以設置成與所述第二內部空間連通,從而使得其中收集的油供應到所述第二驅動結構。
所述第一儲液器和第二儲液器可以通過儲液器通路相互連接,從而使得油在其間流通;所述第一閥可以設置在儲液器通路中。所述第一內部空間和第二內部空間可以通過內部空間通路相互連接,從而使得油在其間流通;所述第二閥可以設置在所述內部空間通路中。
所述第一儲液器可以設置有再循環裝置,所述再循環裝置與儲液器通路間隔開。當收集在所述第一儲液器中的油超過預定的水平面時,油可以通過所述再循環裝置再循環至第一內部空間。
所述第一內部空間和第二內部空間可以在其間設置有旁路通路,所述旁路通路與內部空間通路間隔開。當收集在所述第一內部空間或第二內部空間中的油超過預定的水平面時,油可以通過所述旁路通路在第一內部空間與第二內部空間之間流通。
所述控制器可以接收關于所述第一驅動結構和第二驅動結構的狀態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據第一驅動結構和第二驅動結構的狀態來控制所述第一閥和第二閥的打開程度,以調節所述第一內部空間或第二內部空間中的油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06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變形機器人
- 下一篇:CT引導下經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療IX段肝腫瘤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