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暗涵檢測摸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6576.4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4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光竹;李樂;焦健;劉園;周成龍;丁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中電建港航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32 | 分類號: | F16L55/32;F16L55/40;F16L55/46;F16G9/00;G01S15/88;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動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劉強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地下箱涵檢測摸排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暗涵檢測摸排方法。該摸排方法括以下步驟:1)將線纜收放車的線纜端頭與檢測機器人上的三通轉換接頭連接;2)檢測機器人進入箱涵內部;3)通過地面控制站啟動檢測機器人上的電源等裝置;4)地面控制站在岸上控制檢測機器人在箱涵內行走以及箱涵內的畫面采集;5)檢測機器人采集到畫面和數據后反饋給地面控制站;6)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將檢測機器人拉出箱涵;7)檢測機器人被拉出市政井口,操作人員將線纜端頭與檢測機器人上的三通轉換接頭分開;8)分開后的檢測機器人等待進行下一個箱涵的檢測,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節省了操作前的工作量,并實現了對箱涵內部360°的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下箱涵檢測摸排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暗涵檢測摸排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多數城市每逢大雨便內澇為患,城市內澇已成為當前中國城市發展面臨的重要難題之一。
城市排水管因常年排放的廢水和廢物越來越多,而這些物質還具有腐蝕性,進而造成城市排水管道的堵塞、泄露等各種功能性及結構性損壞。
因此必須對排水管道進行及時檢測,才能將管網中的各種隱患提前預知,為管道疏通、修復及市政規劃、工程量測算、應急措施提供準確地實施依據。
城市箱涵作為各排水管道的匯流管網,幾乎內部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雨污水,故若采用傳統潛望鏡方式進行檢測,只能檢測到近距離的內部狀況,且會因受到水體的擾動導致拍攝效果較差。
若采用傳統的管道CCTV爬行機器人,則需要對箱涵進行堵水、圍堰,將箱涵內部的雨污水抽干或抽至低水位以后才能進行相應的檢測作業,前期操作過程繁瑣,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暗涵檢測摸排方法,所述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將放置在岸上線纜收放車的線纜端頭與檢測機器人上的三通轉換接頭連接;
檢測機器人通過市政井口下方至箱涵內部;
通過地面控制站啟動檢測機器人上的電源、啟動聲吶探頭、啟動 CCTV系統;
地面控制站在岸上控制檢測機器人在箱涵內行走以及箱涵內的畫面采集;
檢測機器人采集到畫面和數據后反饋給地面控制站;
當線纜收放車上的線纜放完時,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控制線纜收放車,線纜收放車啟動將線纜收回,線纜收回帶動檢測機器人將檢測機器人拉出箱涵;
檢測機器人被拉出市政井口,操作人員將線纜端頭與檢測機器人上的三通轉換接頭分開;
分開后的檢測機器人等待進行下一個箱涵的檢測。
進一步:所述檢測機器人包括接收天線、接收單元、調速模塊、發動機、螺旋槳;
所述地面控制站發出航行動作指令信號,動作指令信號發射至接收天線,接收天線將動作指令信號反饋至接收單元,接收單元將動作指令反饋調速模塊,調速模塊接收動作指令信號控制發動機啟動,發動機啟動帶動螺旋槳轉動,螺旋槳轉動推動檢測機器人航行。
進一步:所述檢測機器人還包括與三通轉換接頭連接的CCTV鏡頭、聲吶探頭以及集成控制器;
所述地面控制站的可視端通過三通轉換接頭的連接,可實時獲取 CCTV鏡頭監控畫面和狀態以及聲吶探頭的探測數據和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中電建港航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中電建港航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65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