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9588.4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5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喬鑫;彭穎;許琦;龔政宇;張艷秋;馬淏彬;王志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商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L2/02 | 分類號: | A23L2/02;A23L2/52;A23L2/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琴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蛋白酶 果味 飲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0?10.00份酵母抽提物、1.00?10.00份小麥蛋白酶解物、0.10?10.00份赤蘚糖醇、0.01?0.05份三氯蔗糖、2.00?8.00份蘋果果汁粉、0.01?0.05份蘋果香精、0.01?0.05份檸檬酸鈉以及0.1?5.0份β?環狀糊精,35?50份水。還公開了一種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將兩種蛋白酶解物及其它成分等作為原料制備的果味功能飲料,不僅具有較高的生理活性,還有較好的口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制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家對生活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市面上的果汁飲料多種多樣,但是都是普通的果汁飲料,只含有少數維生素,營養成分差,含有蛋白酶解物的飲料卻很少見。
為了迎合人們日益提高的養生營養需求和口味需求,亟需開發一種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0-10.00份酵母抽提物、1.00-10.00份小麥蛋白酶解物、0.10-10.00份赤蘚糖醇、0.01-0.05份三氯蔗糖、2.00-8.00份蘋果果汁粉、0.01-0.05份蘋果香精、0.01-0.05份檸檬酸鈉以及0.1-5.0份β-環狀糊精,35-50份水。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其采用的原料中還包括5.00-10.00份黃桃芒果汁。
一種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按上述重量份取酵母抽提物、小麥蛋白酶解物、赤蘚糖醇、三氯蔗糖、蘋果果汁粉、蘋果香精、檸檬酸鈉和上述質量百分比的水混合,得第一混合液;
步驟B、按上述重量份取β-環狀糊精,將其與所述第一混合液混合,得第二混合液;
步驟C、將所述第二混合液進行均質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還包括步驟D、將經均質處理后的第二混合液進行灌裝殺菌冷卻。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B中,向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投入上述重量份的黃桃芒果汁。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A中檸檬酸鈉在使用之前進行以下處理:按重量比1:8將檸檬酸鈉與水混合溶解,并向其中加入谷氨酸鈉,超聲溶解,并進行蒸干處理,其中所述谷氨酸鈉與所述檸檬酸鈉的重量比為1:25。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所述酵母抽提物為粉末狀。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所述黃桃芒果汁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取2重量份的黃桃果肉和4重量份的芒果肉,打成漿,并向其中投入0.1重量份的果膠酶、0.1重量份的纖維素酶和0.1重量份的半纖維素酶,加熱至35℃,超聲處理30分鐘,靜置25分鐘,得所述黃桃芒果汁。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的蛋白酶解物果味飲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C的均質操作在均質設備中進行,所述均質設備包括:
箱體,其內壁環向連接環形擋板;
外混合筒,其設置在所述箱體內,所述外混合筒包括豎向的四方柱狀的兩端敞開的筒體以及緊貼于其下方的4個封板,所述封板傾斜設置,每個所述筒體的一個面對應一個所述封板,所述封板的下端彼此貼近,每個所述封板在彈簧的支撐下,實現相鄰兩個所述封板的彼此貼合密封;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商學院,未經武漢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958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