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低硫石蠟基原油生產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18481.8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77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朱金泉;朱根權;首時;劉守軍;楊義華;侯典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7/00 | 分類號: | C10G7/00;C10G7/06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福根;鄭特強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石蠟 原油 生產 低硫船用 殘渣 燃料油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低硫石蠟基原油生產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方法,包括:將低硫石蠟基原油與二次加工劣質重油混合后進行常壓蒸餾,分別得到石腦油、直餾柴油、輕蠟油和常壓渣油;常壓渣油經減壓閃蒸分離后,得到重蠟油和深拔常壓渣油;及將深拔常壓渣油與直餾柴油混合,得到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該方法所得的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具有產量高、傾點低,石蠟含量低等優勢,可有效解決低硫石蠟基原油因為富含石蠟和凝固點高,而無法用于生產符合標準的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問題,生產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低硫石蠟基原油生產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2020年1月1日及以后,根據MAPPOL公約的規定,船舶使用船用燃油硫含量不應超過0.5%。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船用燃料油標準GB17411-2015中規定了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各項指標要求,其中RMG180的指標要求硫含量不應超過0.5%,傾點不超過30℃,灰分(質量分數)不大于0.1%,釩含量不超過350mg/kg,運動粘度不大于180mm2/s。
原油按硫含量分類,可分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類。超低硫原油和部分低硫原油理論上可以不經脫硫工藝用于生產硫含量小于0.5%的燃料油,但同時也需要滿足目前船用燃料油標準規定的其他指標。
原油中的烴類成分主要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根據烴類成分的不同,可分為石蠟基石油、環烷基石油和中間基石油三類。石蠟基石油含烷烴較多;環烷基石油含環烷烴、芳香烴較多;中間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間。當前中國已開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蠟基居多,大慶等地原油均屬此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慶原油,硫含量低,蠟含量高,凝點高,能生產出優質煤油、柴油、溶劑油、潤滑油和商品石蠟,但無法生產符合船用燃料油標準規定的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主要是由于低硫石蠟基原油蠟含量高,凝點高,因此其經常規的常壓精餾塔(煉廠中常壓塔)和減壓精餾塔(煉廠中減壓塔)切割出來的常壓渣油和減壓渣油凝點也較高,無法大量作為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使用。如果能夠開發出從低硫石蠟基原油經一次加工直接生產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工藝,必將大幅提高我國煉廠生產船用殘渣燃料油的能力。目前能夠生產符合最新標準的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煉廠很少,低硫燃料油市場缺口較大,企業對低硫燃料油生產技術極為迫切。
專利申請CN110872533A公開了一種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將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渣油40~65份,催化油漿5~15份,苯乙烯焦油5~20份,乙烯焦油5~20份,柴油5~20份,添加劑OP-10 0.2~1份,添加劑AES 0.1~0.5份,按相應制備步驟攪拌混合得到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其中所述的渣油為加氫渣油,為常壓渣油和減壓渣油的二次加工產品,生產成本高。
專利申請CN110982561A公開了一種殘渣型船舶燃料油及其生產方法,由包括以下組分的原料制備而成:減壓渣油35重量份~60重量份;中溫煤焦油25重量份~32重量份;煤柴油5重量份~15重量份;精制蠟油10重量份~25重量份;潤滑油再生油2重量份~10重量份。其中包含了大量二次加工油,如精制蠟油。生產成本高,調合組分多。
目前已公開文獻主要集中在采用渣油或加氫渣油直接和大量的二次加工油調合生產船用殘渣燃料油,要么生產成本高,要么調合組分多,均無法解決如何使用低硫石蠟基原油生產船用殘渣燃料油的問題。
需注意的是,前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發明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采用低硫石蠟基原油生產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方法,以解決低硫石蠟基原油因為凝固點高,而無法用于生產符合標準的低硫船用殘渣燃料油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84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