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齒圈齒形為半圓形的修整推刀及精密工藝修整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6485.2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7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思厚;黃懷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能(天津)智能傳動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79/00 | 分類號: | B23D7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尹小蓮 |
| 地址: | 301802 天津市寶坻***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齒圈 齒形 半圓形 修整 精密 工藝 方法 | ||
一種內齒圈齒形為半圓形的修整推刀及精密工藝修整方法,包括推刀本體,推刀本體為大于半圓形的柱形體,半圓弧形面為前端面,平面為推刀導向支撐面,推刀本體的下部為前導向,推刀本體的中部為推刀齒部,推刀齒部的上端為后導向。本發明采用專用推刀修整半圓孔,利用原有插齒機插制針齒殼孔的高精度半圓孔,以適應和提高連體針齒殼加工精度和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針齒殼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齒圈形為半圓形的修整推刀及精密工藝修整方法。
背景技術
減速機需要臥式使用,即輸入、輸出的回轉軸線為同軸水平線,為保證減速機傳動的剛性,將作為整機殼體的針齒殼與底盤設計成連體的針齒殼體,原常規針齒殼外形為回轉體結構,但針齒殼改為連體結構,原用于精磨回轉體針齒殼針孔的機床不再適應,若用保持原有單齒齒距和累積齒距的高精度數控插齒機,用于展成插齒的插齒刀半圓孔精度非常差,就需要一種專用的推刀來完成修整半圓孔的精工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專用的推刀以及采用此專用推刀修整半圓孔的工藝方法。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種內齒圈齒形為半圓形的修整推刀,包括推刀本體,推刀本體為截面呈優弧形的柱形體,優弧形面為前端面,平面為推刀導向支撐面,推刀本體的下部為前導向,推刀本體的中部為推刀齒部,推刀齒部的上端為后導向。
所述的推刀齒部的前端面設有弧形齒和弧形齒間隔間的推刀空槽。
所述的推刀本體靠近后導向的一端開設有連接孔。
一種內齒圈齒形為半圓形的精密工藝修整方法,其工藝步驟為:
S1將插制加工完成的待修整針齒孔的連體針齒殼在振動時效設備上進行時效處理,以保證最終加工質量的穩定;
S2將方便連體針齒殼轉位的底盤帶有滿鋼珠環形排列可回轉的工裝安裝于操作臺上;
S3將連體針齒殼一側端面靠實在工裝上端面,連體針齒殼可不用夾緊;
S4在推刀導向支撐面的一側配置有推刀導向支撐塊,檢查推刀導向支撐塊導向平面光滑無磕碰,推刀導向支撐塊連接有支撐銷,支撐銷與連體針齒殼靠實,推刀導向支撐塊和支撐銷用于承擔推削過程中的徑向力和圓周方向的初定位;
S5檢查推刀的推刀導向支撐平面、前導向、后導向部分和推刀齒部的弧形齒刃口部分無磕碰損傷,特別要目測檢查并清除刃口部分殘留的積屑瘤;
S6將推刀前導向順著待推針齒孔和推刀導向支撐面手動推入針齒孔內,此時推刀本體已確定了在連體針齒殼上的位置;在此同時利用推刀前導向和推刀導向支撐面將連體針齒殼的圓周方向的位置予以確定;
S7使用杠桿加力裝置,使得杠桿壓頭對正已懸在連體針齒殼上面的推刀本體的上端面,手動向下拉動杠桿至推刀本體推出位置后推刀本體自行落下;
S8推刀本體落下處配置具有緩沖隔離條件的隔套環,以防止推刀落下時的磕碰和多孔推削時的推刀本體間的碰撞;
S9轉動連體針齒殼至下一個待推針齒孔后,重復上述步驟進行加工下一個針齒孔。
根據推孔孔數的不同、推力大小不同、推削刀具接觸面積的不同,可以分別采用雙柱油壓機、單柱液壓機或簡易專機進行加力推削半圓形孔。
所述的S6、S7步驟過程中在連體針齒殼針齒孔推削部分加注潤滑油,以保證推削后針齒孔的表面質量和延長推刀本體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推刀本體配置有推刀清洗液槽,對推孔后的推刀本體進行清洗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能(天津)智能傳動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中能(天津)智能傳動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64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