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不正常檢測方法、不正常檢測電子控制單元以及不正常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9730.7 | 申請日: | 2016-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10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岸川剛;氏家良浩;前田學;松島秀樹;天野博史;中野稔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40 | 分類號: | H04L9/40;H04L12/40;B60R16/02;B60R16/023;B60W50/04;G06F21/44;G06F13/40;G06F21/85;G06F2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娜;段承恩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正常 檢測 方法 電子 控制 單元 以及 系統 | ||
一種不正常檢測方法、不正常檢測電子控制單元以及不正常檢測系統。具備遵循CAN協議并經由總線進行通信的多個電子控制單元的車載網絡系統中的不正常檢測電子控制單元具備:進行接收步驟的收發部,在接收步驟中,接收在總線上發送的數據幀;和進行檢測步驟的不正常檢測處理部,在檢測步驟中,作為對象數據幀的不正常檢測,基于規定基準數據幀與對象數據幀的接收間隔的預定規則,根據基準數據幀的接收定時和對象數據幀的接收定時進行評價,所述對象數據幀是具有第一標識符的數據幀,所述基準數據幀是具有與第一標識符不同的第二標識符的數據幀。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6年8月3日、申請號為201680001973.4、發明名稱為“不正常檢測方法、不正常檢測電子控制單元以及不正常檢測系統”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檢測電子控制單元進行通信的車載網絡中的不正常幀的發送的技術。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汽車中的系統內,配置有多個稱為電子控制單元(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的裝置。連接這些ECU的網絡被稱為車載網絡。車載網絡存在多種標準。其中最主流的一種車載網絡中,存在由ISO11898-1規定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區域網絡)這一標準。
在CAN中,通信路徑由兩條總線構成,與總線連接的ECU被稱為節點。與總線連接的各節點收發被稱為幀的消息。發送幀的發送節點通過向兩條總線施加電壓,使總線間產生電位差,由此發送被稱為隱性(recessive)的“1”的值和被稱為顯性(dominant)的“0”的值。多個發送節點在完全相同的定時(timing)發送了隱性和顯性的情況下,使顯性優先發送。接收節點在接收到的幀的格式存在異常的情況下,發送被稱為錯誤幀的幀。錯誤幀是通過連續發送6個顯性位,向發送節點或其他接收節點通知幀的異常的幀。
另外,在CAN中不存在指示發送目的地或發送源的標識符,發送節點在每幀中附加ID并發送(即,向總線送出信號),各接收節點僅接收預先確定的ID的幀(即,從總線讀取信號)。另外,采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載波偵聽多址訪問/沖突避免)方式,在多個節點的同時發送時,進行利用消息ID的仲裁,并優先發送消息ID的值小的幀。
對于CAN的車載網絡系統,存在攻擊者通過訪問總線并發送不正常幀而不正常地控制ECU這樣的威脅,正在研究安全對策。
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車載網絡監視裝置進行如下不正常檢測方法:在針對發送給CAN的總線的幀測定的接收間隔與預先規定的通信間隔之差從規定的基準范圍偏離的情況下,將該幀判斷為不正常。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664799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一個技術方案涉及的不正常檢測方法是一種在具備多個電子控制單元的車載網絡系統中使用的不正常檢測方法,所述多個電子控制單元遵循CAN(ControllerArea Network)協議并經由總線進行通信,所述不正常檢測方法包括:接收步驟,接收在所述總線上發送的數據幀;和檢測步驟,作為對象數據幀的不正常檢測,基于規定基準數據幀與該對象數據幀的接收間隔的預定規則,根據所述基準數據幀的接收定時和該對象數據幀的接收定時進行評價,所述對象數據幀是具有第一標識符的數據幀,所述基準數據幀是具有與該第一標識符不同的第二標識符的數據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未經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97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