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潘哈德桿輔助裝配設備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5480.X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56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滕鵬;曹衛國;張君成;鞏安周;江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 | 分類號: | B23P19/02;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潘哈德桿 輔助 裝配 設備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潘哈德桿輔助裝配設備及方法,涉及車輛生產技術領域,該輔助裝配設備包括:合裝舉升托盤,其用于托舉待裝配組件,待裝配組件包括后橋總成以及一端已完成配接的潘哈德桿;用于檢測潘哈德桿高度的高度檢測裝置;用于對潘哈德桿進行壓裝操作的自動壓裝裝置;控制設備,其用于獲取高度檢測裝置監測獲得的潘哈德桿高度信息,結合需要與潘哈德桿完成配接的待裝配車身的車身型號信息,向合裝舉升托盤發送高度調整指令,向自動壓裝裝置發送壓裝控制指令。本申請利用高度檢測裝置對潘哈德桿進行定位,通過自動壓裝裝置進行自動化按壓工作,操作簡單,便利性較高,為車輛生產提供保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車輛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潘哈德桿輔助裝配設備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領域,隨著對乘坐舒適性要求不斷提高,潘哈德桿結構的應用也日趨普遍,潘哈德連桿一端固定在后橋,另一端固定在車身,且安裝點均為精定位,因此裝配工藝相比傳統穩定桿難度更大,潘哈德桿與車身連接點位置隨后橋升降而變化,后橋連同潘哈德桿舉升時,后橋繞縱臂支架中心軸轉動,潘哈德桿隨之轉動,連桿轉動過程中易與車身支架U型槽側面干涉,導致潘哈德桿無法正確對孔裝配,且潘哈德桿裝配工藝復雜,影響整車正常生產流程。
傳統的裝配工藝多為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且容易對部件造成損傷,可靠性較差。
因此,為滿足當前生產需求,提供一種潘哈德桿輔助裝配技術。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潘哈德桿輔助裝配設備及方法,利用高度檢測裝置對潘哈德桿進行定位,通過自動壓裝裝置進行自動化按壓工作,操作簡單,便利性較高,為車輛生產提供保障。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潘哈德桿輔助裝配設備,所述輔助裝配設備包括:
合裝舉升托盤,其用于托舉待裝配組件,所述待裝配組件包括后橋總成以及一端已完成配接的潘哈德桿;
用于檢測所述潘哈德桿高度的高度檢測裝置;
用于對所述潘哈德桿進行壓裝操作的自動壓裝裝置;
控制設備,其用于獲取所述高度檢測裝置監測獲得的潘哈德桿高度信息,結合需要與所述潘哈德桿完成配接的待裝配車身的車身型號信息,向所述合裝舉升托盤發送高度調整指令,向所述自動壓裝裝置發送壓裝控制指令;其中,
所述待裝配車身位于后橋總成的上方,
所述合裝舉升托盤響應所述高度調整指令,調整所述待裝配組件的高度;
所述自動壓裝裝置響應所述壓裝控制指令進行壓裝操作;
所述待裝配車身上設有一用于與所述潘哈德桿自由端配接的車身安裝槽;
所述潘哈德桿的自由端設有連桿安裝孔,所述連桿安裝孔的輪廓兩側均同軸設置有鉸接凸耳結構;
所述自動壓裝裝置響應所述壓裝控制指令進行壓裝操作時,將所述潘哈德桿的自由端壓裝入所述車身安裝槽內,將所述連桿安裝孔與所述車身安裝槽內部配接。
具體的,所述自動壓裝裝置包括:
設置在所述合裝舉升托盤頂面的固定基座;
設置在所述固定基座頂面的伺服電機;
設置在所述伺服電機頂端的支撐臂;
與所述支撐臂頂端連接的壓裝支撐塊,所述壓裝支撐塊的頂面設有與所述潘哈德桿的外徑匹配的壓裝凹槽;其中,
所述伺服電機用于帶動所述支撐臂在豎直方向上往復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裝配設備還包括:
用于嵌入所述車身安裝槽內部的導向對中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54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